吳景原話是‘看不慣別看,去看美國人的片子去,就覺得中國人不能強,人家美國人就可以?賤不賤啊’
很多營銷號直接省略了中間內容,然後變成了‘看不慣別看!賤不賤啊!’
把最重要的‘美國人當英雄理所應當,但中國人就是不配!’刪掉…
於是…
不看《戰狼2》就成了賤人!
之後甚至搞出了‘京言京語’這個名詞,對標六學、明學,試圖把吳景標籤化。
可惜,他們失敗了…
六學跟明學的蓬勃發展主要歸功於六先生還有明先生,比較起他倆,吳景差遠了!
——再怎麼說,《戰狼2》也是一部評分過7的電影!
關於《戰狼2》,現在有個比較中肯的評價:天時地利人和聚齊的一部高情緒爆米花爽片!
確實挺爆米花的…
《戰狼》系列與《第一滴血》是一個尿性的電影:打打殺殺,火光沖天,血漿四濺,愚蠢的軍政府,殘暴的僱傭軍,一再挑撥觀眾情緒的恐怖分子,反派與主角的片尾單挑,再加上“正義超越利益”的驅動力…
但,不同的是,《戰狼2》講述的是我們自己的故事!
所面臨的威脅都有國際國內的現實基礎,拍攝時又得到中國軍方的大力協助——這種特殊的氣質和背景讓《戰狼》區別於《第一滴血》,其精幹的體量也不同於《火藍刀鋒》等電視劇,使觀眾的愛國情緒不斷迸發的基礎上又不覺得故事冗長無味。
同樣是身經百戰的不死傳奇,同樣是教條般的政治宣教,同樣是國旗下的淚目煽情…
春晚讓人無聊乏味,《建國大業》讓人莫名其妙…
《戰狼2》所宣揚的不是美國式的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飽含家國情懷,集體主義背景下的個人主義。
在觀眾高漲的愛國主義情緒之下,怎麼煽情都不為過,怎麼不死都不驚奇。
更何況,場面真的做足了!
無論是戰鬥機、運輸機、驅逐艦、國產航母、“東風快遞”等新式武器裝備的相繼列裝,還是亞丁灣護航、波羅的海軍演等軍事實力的集中展示,都毫無疑問地激發了中國人的愛國熱血。
動作片的通病是重動作,輕劇情。為了吸引觀眾,動作電影越來越不像電影,反而像一套《武術、破壞、爆炸與飆車教程》。
《戰狼2》用完整的故事情節、通順的邏輯關係與無腦動作片劃清了界限,文戲有效地緩解了緊張氣氛,調節了電影節奏。動作場景與幽默搞笑緊緊圍繞劇情,不同場景間的切換不顯突兀。
更難得的是,還有諷刺和思考的味道!
片頭草菅人命、厚顏無恥的拆遷隊長;
一邊以外國國籍為榮,一面在危險關頭抱祖國大腿的奸商錢必達;
口口聲聲保護國民,危難時刻最先撤離的美國使館;
只允許中國人登船,黑人只能留下等死的殘酷撤僑場景;
面對患病的冷鋒,全場員工的以怨報德、冷眼相待…
考慮到中國電影的創作環境與審查制度,這些思考的拍攝比火爆的動作場景還要難…
真的不止是宣揚愛國主義!
否則,《建軍大業》不至於輸的那麼慘的…
很多為了蹭熱點或者為了自己的政治立場把這個片拉出來吊打一頓以顯示自己高明的行為罷了。
……
《戰狼2》第12天再創票房新高:4.68億…
直接超過了《唐人街探案》,登頂內地影視票房榜榜首。
討論的聲音愈發激烈起來,幾乎所有參演演員都跟著獲利頗豐,楊陽順利轉型硬漢——公司直接安排了《犯罪都市2》還有《刀背藏身》給他…
沈長林沒有繼續關注…
《戰狼2》本身引發的關注足夠它後勁持續幾個月了!
他有自己的事,關於《刺殺家》的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