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目前電視劇市場現在有“三漲”,即:演員片酬上漲,電視劇成本上漲,收益上漲。
算是因果關係吧,因為演員片酬上漲導致電視劇成本上漲…
至於受益上漲其實針對的是頭部作品!
什麼叫頭部作品?
作品是ip改編,演員是流量…
不過,製作成本確實在水漲船高:當年,長林影視斥巨資打造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1.2億成本。
前年的《花千骨》成本也是1.6億…
看著很高,但放在今年,完全不值一提!
甚至包括《鬼怪》的2.6億成本,都只能算中等意思…
《軍師聯盟》,上下兩部4億成本。
但這是上下兩部加一塊90集的內容!
《楚喬傳》3.2億成本,60集…
《延禧攻略》2.9億成本,70集…
這麼高的成本,電視臺吃得下嗎?
確實吃不下!
五大衛視最高價也才200萬…
舉個例子,孫麗的《那年花好月正圓》,雙臺聯播,單臺155.4萬/集,也就是說兩家衛視採買價格達到2.3億。
但這部戲成本據說是4個億。
騰訊影片245萬一集買進,網路版權收入1.8億,直接盈利1000萬?
這只是首輪盈利,還有次輪呢…
而且…影片網站在償付能力上優於電視臺,預購或定製模式下尤其佔優。
很多電視臺會拖欠薪酬的。
首先,影片網站的播前定金佔比一般高於電視臺。以《楚喬傳》為例,藤訊以單集550萬元的價格購買,預估總採購金額在3.3億元,播前定金達到2億元。
其次,對於高成本、大製作的大ip劇,影片網站逐漸採用預購模式,優質自制劇也經常採用定製模式,在開拍前支付30%~40%定金。
這麼說吧,天下娛樂的優質劇集,產品剛剛立項,拍攝啟動1年至9個月前,影片網站即支付30~40%的預付款。
當然,影片網站評價優質專案的標準就是ip+流量。
《孤芳不自賞》、《老九門》鐵定是優質ip!
別小看了《孤芳》,《孤芳不自賞》被譽為“中國第一帝后”,粉絲基礎強大,是個不折不扣的大ip!
《老九門》則是《盜墓筆記》前傳…
但是沈長林一句話打消了趙姍的念頭:“《孤芳》明年2月上映,也就是說只有半年不到的籌備期,能拍的好嗎?”
原時空,《孤芳》這部戲,男女主演一共拿了1.2億片酬,演員的高片酬使得每位主演在劇中的每分每秒都極其昂貴,每超出一天的拍攝,劇組就要為此額外多付高達百萬的片酬。
而且,即使劇組願意為演員多付錢,對不起,演員也沒有檔期。
出於預算、演員檔期難調等種種考慮,製片方也只能嚮導演施壓,要求無論如何都要完工。
在此基礎上,《孤芳》裡動輒三五個替身、倒模、摳圖等節約時間和成本的手段也就被大量採用了。
這種製作理念,即便鈉扎拿出全部精力,《孤芳不自賞》也不會是好作品,更何況鍾翰良接拍《孤芳不自賞》時候還同時拍了《一路繁花相送》、《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順便還辦了兩場演唱會!
“越是出現亂象的時候,越是要堅守初心,都是比較出來的,這是鈉扎她們口碑上漲的好機會。”
“那《老九門》呢?”
“…我們有《鬼吹燈》了,就不要再跟《盜墓筆記》扯上關係了!”頓了頓,沈長林接著道:“注意一下外面的方向,網上在批評小鮮肉、流量,別讓他們影響到公司的演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