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施摘下墨鏡,問他:“採訪怎麼樣?”
沈長林搖頭:“感覺不怎麼樣…全程都是我在帶節奏,主持人水準真低!”
“不會吧,我聽過易力婧挺有名的啊。”
“名不副實唄…我點好菜了,你看看有沒有想加的。”
施施接過選單,看了一下:“再加一盤兔頭吧…”
“…我都給你點了兩盤了…不許吃了!”
“哦…”
施施撇了撇嘴,也沒有反駁,她早就習慣了。
倒了杯果汁,然後她問:“對了,前段時間,文宴找我想拍一部電影,劇本寫得很好…”
“文宴?”沈長林點頭:“可以!”
“…你都沒聽劇本、題材,就直接說可以?”
“文宴是柏林電影節亞洲區推薦人,她自己執導的電影,差不到哪去的!”
“行,那我投了…”
想了想,沈長林補充一句:“僅限於文宴啊,其它導演,你沒有必須要接觸!尤其是賈章柯!”
《踏星》
“…為什麼?”
“他太精明瞭,沒準把你賣了,你還幫他叫好呢!”
老賈最近挺火的——不能把中國電影只做成主旋律的專賣場!
典型的虛空打靶,避重就輕。
自命清高,曲高和寡,脫離群眾,高高在上,自命不凡,營造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人設!
電影現在的問題是市場端不停的萎縮,票房相對於之前大幅度降低,能賺錢的機會少了!
賺錢的機會少,資本的投入就會少,以前熱錢多,來錢快,誰都可以分一杯羹,小成本小導演小題材都能獲得投資。
現在投資少了,資本是最厭惡風險的,他們當然會縮小投資範圍,集中於最大程度降低風險的演員,導演,題材等等。
就現在的市場環境和疫情環境,可以說愛國片吊著中國電影人的命。
沒有愛國電影時不時的爆出高票房,電影市場只會更加一地雞毛。
再說了,什麼叫主旋律專賣場?
今年賣座的幾部電影,除了《水門橋》,哪部跟主旋律掛鉤?
施施一點也不驚訝,她知道沈長林一直不喜歡第六代,點了點頭:“我今年的任務完成了啊,下半年,就不接戲了!”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