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共識:但凡好萊塢電影裡面有中國演員參與,大家下意識的就認為這是一部爛片!
怎麼說呢,就是有中國演員參演的好萊塢電影給人一種違和感、特供感。
那要問了,為什麼成龍、李連結就不突兀?
很簡單,很多專案,劇本在創作時候,在設計任務人物時候,並不是按照中國人氣質設定的,你相當於看到一個具有好萊塢行為和語言模式的中國人,這就很違和。
典型的例子,就是大甜甜電影宇宙,她跟老外的對手戲讓人出戏…
成龍還有李連結不一樣,他們的戲,基本都是量身打造的。
針對他們亞洲人的身份設定語言風格和行為習慣,觀眾看起來當然那就沒有那麼突兀!
還有,通常這類角色沒有戲份,就是工具人而已。
有戲的角色才能引起觀眾注意,才能被觀眾喜歡或厭惡。
既然沒有戲,導演在挑選演員的時候也就不會那麼上心,只要看起來真實,是個人就行,外國人又聽不懂中文,粵語普通話或bj普通話在外國人聽起來是一樣的,所以對口音也就不管了。
但是如果是有戲的角色,就會認真選人。
《獨立日2》裡的楊小蜜,角色還是有戲份的,飾演的是月球基地的扛把子女飛行員,在片中是女神一樣的人物,遭遇了其他國家小鮮肉飛行員的追求。
戲份不少,但基本都遊離在主線劇情之外…
可能是國內發行公司覺得她的戲份有點多,而且生硬,於是國內上映版本刪減了一點——國外版本沒怎麼刪減…
很多人驚呼:國內版居然比國外版戲份還少?
其實,當年周閏發參演《加勒比海盜》的內地版戲份就大大少於北美版。
《獨立日:捲土重來》的內第票房預期是20億的!
然後首週上映,北美被《伸冤人2》反超了1000多萬美元,當然,《伸冤人2》沒能拿下單週票房冠軍——《海底總動員2》次週報收1.17億美元,延續了統治地位。
但是在國內,《伸冤人2》首週末三天,票方是6.6億人民幣,《獨立日2》則是2.59億…
《獨立日2》的劇情太老舊了,這年頭,外星人的電影說實在的太多了。
而且,反派的邏輯也太弱了,連個目標也沒有。
還是滅霸設定新穎——消滅宇宙一半生物!
20年前的獨立日是科幻災難片的先鋒,那年月看覺得驚豔,20年了,這類片每年都有,已經不足為奇。
貓眼下調了《獨立日2》的票房預期,預計最高不過5億人民幣的票房…
楊小蜜…倒也不是很在意,就是接了個活而已!
再說了,一堆忙著進軍好萊塢的女明星都失敗了,多她一個不多,少她一個不少!
……
剛發出沒多久就被刪除了。直到紫光閣出面,文章才最終被恢復。
這件事挺有意思的。
估計也讓上面注意到了娛樂圈…
馬芸後來都說‘我跟她不熟’…
熟不熟的,誰知道呢?
……
象山,《楚喬傳》片場,柳茜茜正在休息,突然她的經紀人,也就是她媽媽走了過來,感慨道:“幸虧你沒接《夜孔雀》!”
柳茜茜趕忙問:“…怎麼了?”
“昨天上映的,口碑、票房都很差!”
頓了頓,柳媽咪接著道:“接替你出演的演員被罵的好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