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長林補充:“準確的說,只要是大牌演員買賬的導演,地位都不低。因為到現在位置,大牌演員在好萊塢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楊帆點頭:“對的,本阿弗萊克當時準備拍攝《夜色人生》,因為大衛芬奇邀請他出演《消失的愛人》,他把整個專案暫停了!”
楊小蜜有點驚訝:“你們對好萊塢這麼瞭解?”
“…談不上了解,但我們對《獨立日2》還是知道一點的…當時二十世紀福克斯尋求中國投資方,找過我們…”
“為什麼要找中國投資方?”
“因為他們知道這電影賣座的機率很低…”
好吧,楊小蜜主要跟楊帆聊…
她對好萊塢很嚮往,其實全世界大部分演員對好萊塢都是充滿嚮往的——畢竟是全球電影中心!
但她並沒有時間多瞭解…
沈長林則跟寧昊聊起了《誤殺》的宣傳工作,主演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反一號凱特·布蘭切特,華納為電影爭取到了3400家影院開畫,對於一部成本6000萬美元的劇情片,已經算得上拼盡全力了…
“你要是想留在好萊塢,《惡人傳》的版權我也可以交給你…”
“…跟《誤殺》一樣,拍個美版?”
“對!”
寧昊搖頭:“我太累了,暫時沒有拍新作品的想法…”
“那你好好休息,順便構思一下《外星人》…”
……
《外星人》就是《鄉村教師》…
這兩個故事,核心都是高階文明想打算滅掉地球文明,最後放棄了。
不同的是《鄉村教師》是一部講述宏大與渺小,充滿哲學意味,充滿對教師敬意的作品,《外星人》則是荒誕的、黑色幽默…
寧昊的風格就是插科打諢的黑色幽默…
著力點也在小人物身上。
問題來了,他距離真實的生活越來越遠了…
《外星人》沒了煙火氣,甚至用起了無厘頭搞笑,這是不正常的!
其實《外星人》不僅是寧昊一個人要面臨的問題,它存在於每個發端於草根,卻已享受成功的創作者身上,比如老賈…
所以他們也在尋找自己地位的適當角色。
寧昊轉型做了監製,賈章柯也開始做監製…
挺好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從大環境來看,正是他們往後退一步成全了更多年青人的向前,於是才有了種類多樣、題材豐富、質量優質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