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施施分手了?
一肚子疑惑,然後沈長林解釋:“蜜姐來北美宣傳《獨立日2》,聽說我也在洛杉磯,就過來看看…”
楊帆疑惑問:“《獨立日2》…你也有出演?”
楊小蜜笑著道:“嗯,就是打個醬油…”
沈長林拉著她坐下,然後道:“聽說《獨立日2》是一部政治獻媚作品…”
“政治獻媚?”
“二十年前的獨立日,是一部影射克林頓的電影;二十年後的《獨立日2》,是一部欽點希拉里的電影,總統是女總統哦!”
“好萊塢也玩這套?”
“哈哈,當然!”
聞言,楊小蜜反問:“所以,你不看好《獨立日2》?”
沈長林點頭:“當然不看好,否則,我為什麼同意《伸冤人2》跟它同一天上映呢?”
《獨立日2》是一部爛片,有一種說法,美國經濟越好,人民信心越強,好萊塢跟美軍開戰的外星人也就越強。
經濟低迷了,來地球找茬的外星人就普遍換成了《洛杉磯之戰》裡面那種戰五渣。
當年遮天蓋日、一炮滅城、從頭到尾摁著美國人抽臉,打得美國遍地廢墟的初代《獨立日》,就是“強信心”外星人中最強的代表。
《獨立日2》,美國一家獨秀吊打全地球的日子是一去不復返了。
整個人類被逼入絕境的緊張感找不回來,初見大場面的震撼找不到了,為人類而戰的激情也沒了,算下來這部續作唯一超越前作的竟然只有一堆廣告植入了!
外星人的智商也因為美國經濟不景氣強行下線了…
其實,努力抵抗兩個小時然後全部死光光,也挺好的。
《不要抬頭》還挺有意思的!
“那…會是爛片嗎?”
沈長林篤定道:“肯定是爛片,還用得著懷疑?你不是主演嗎?”
導演羅蘭·艾默裡奇是很優秀的型別片導演,從早期的《星際之門》就能看出對大場面的把控能力,後面《獨立日》和《2012》則進一步鞏固了個人地位。
但後期隨著特效類大片越來越多,單純的大場面就很難再勾起觀眾的慾望。
在好萊塢,型別片導演經常容易因為搞砸某一部高預算大片而失去地位,比如羅蘭·艾默裡奇的老鄉沃爾夫岡·彼得森搞砸了《海神號》,斯蒂芬·索莫斯搞砸了《特種部隊》之後都悄無聲息。
艾默裡奇在《獨立日2》之後也隱隱有撲街的跡象,後面的《中途島》已經沒有了好萊塢六大的身影,更多的是中資背景的加入。
到了《月球隕落》則純粹是華宜出資打造…
虧得華宜兄弟宣佈進軍元宇宙…
楊小蜜撓頭:“我沒看劇本直接接的…畢竟是好萊塢大製作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