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沈長林忽然笑了:“各位應該知道,我在北美有個分公司,專門做r級電影,恐怖片、血腥片、劇情片,這類電影一大特徵就是成本多集中在300萬~500萬美元之間,我的本意是即便沒法大賣,至少不會虧本,運氣好的話,碰到一部爆款,直接利潤十幾倍,我就是覺得連我都看膩了漫威大片,北美觀眾應該也看膩了!”
“我的判斷是準確的,幾乎每年都有兩三部爆款…《逃出絕命鎮》北美票房破了1.5億美元,《分裂》的票房也接近1.5億美元了…”
此話一出,一群人,包括臺下的觀眾略顯驚訝的看了看沈長林…
這兩部作品攪動了北美市場,都以為華納發行,應該也是華納製作,沒想到居然出自沈長林的公司…
……
接下來就是正題——市場第一!
主持人拿住話筒念稿:“2015年,中國電影市場年增長率68.7%,全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望塵莫及——排名第二的墨西哥14.7%,德國14.3%,一些歐洲國家甚至是負增長的。至於中國連續10多年保持30%左右的年遞增率,就更像是天方夜譚了。
即便接下來幾年的年遞增率只能維持在最近10年的最低水準——27%,今年的全年票房也將達到620億人民幣,明年為860億,後年將突破1000億。
而如果年遞增率保持在最近10年的平均水準——36.4%,今年就將衝破680億大關,明年超過8、900億,後年則將超過1200億。”
“無論怎樣,中國超過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都將在明年底、後年初,成為板上釘釘的事情!”
“但我們只是電影大國,如何成為電影強國,如何讓中國電影走出去,這還是我們接下來要思考的東西。”
“大家暢所欲言!”
大家…當然潑冷水咯,李胺先說話:請大家堅守自己,把握好這個時代。現在電影市場已經有了這樣的問題,搶明星、泡沫化等導致創作者的文化厚度削弱、觀眾品位下降,香港、臺灣都經歷過,希望我們不要走那些彎路。
包括一直對李胺有意見的沈長林——沒辦法,李胺說的話很對,這個是所有從業者的老生常談…
沈長林接話:“成為老大之前,我們先討論一下,中國電影行業發展的如此之快,原因是什麼?是技術?是導演?是演員?還是劇本?”
“李胺先生只是導演,他看問題的方式跟我不一樣,我不僅是導演,更是傳媒公司老闆!”
“我總結一下,電影市場突飛猛進的幾大原因:第一,電影發行鏈變化,非國有資本進入製片,發行,放映等環節;第二,商業地產的大量開發,影院數量暴漲;第三,網路售票平臺的產生,對了,還有第四,網路影片平臺的迅速發展等等…”
“為什麼要說網路影片平臺?因為影片平臺正規化之後,版權問題得到重視,盜版也被遏制了!”
“我想問一個問題,我們的電影更好了嗎?”
“我們的電影市場擁有全球最多人口,市場總量顯然會超越任何一個國家,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討論這個,沒有意義…”
“我突然想起之前看過的一篇報道,是內地導演對《泰坦尼克號》的看法…我記得馮曉寧導演說的‘好萊塢玩的是金錢,我們缺的是資金!我不認為《泰坦尼克號》是一部好作品,我承認它是一部大投資、大製作的電影。’然後還有一位導演說的是‘《泰坦尼克號》可能會贏得全世界觀眾的歡迎,但就“電影”而言,該片不過是玩了一次拋撒金錢的遊戲而已。’”
“大家粗暴的認為只要有錢就能做出賣座的作品,其實真不是,《魔獸》,這麼大的ip,這麼高的投資,大賣了嘛?”
“不要太樂觀,但也不要悲觀,但就今年來講,目前,票房前五名的作品,都很不錯,《瘋狂動物城》賣了16億,《美國隊長3》賣了12億,這是好事,雖然它們都是好萊塢作品,但至少能證明國內觀眾是不排斥好片的,不要用爛片大賣來貶低觀眾的品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