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限韓主要針對衛視和影片網站的播放,院線電影涉及韓國藝人可以照常上映…
是,這話沒錯!
但薩德之後,韓國引進片已經難覓蹤跡,還有更重要的,韓國藝人來內地宣傳和版權售賣方面會有影響。
演員沒法來內地宣傳。
舉個例子:《決戰食神》,鄭容和只是去了香港和澳門地區進行電影宣傳,並沒有來到內地宣傳…
是他不想嗎?
主要還是客觀條件不允許…
從那之後,中韓合拍協議成為廢紙一張!
這是未來形勢!
其實,大部分的中韓合拍片,要麼是用韓國的人氣男明星搭配中國內地女星的套路,目標很明確,依靠男明星在中國的超高人氣吸引粉絲買賬…
有點尷尬,微博上叱吒風雲的韓流明星在中國的實際粉絲購買力,尤其是電影,票房差的很…
號稱韓娛頂流的EXO裡面的樸燦烈主演的電影,還是演明星呢,票房不過7000多萬。
要麼用有點名氣的韓國導演,搭配中國演員…
大部分情況,票房都很尷尬!
其實,來華髮展謀求發展的大部分韓國電影人素質都不高。
頂級導演,頂級演員更願意前往好來塢。
業內流傳一位韓國電影人李先生,自詡為韓國某影視公司的CEO,目前正在幫韓國的編劇們尋找中國的影視公司合作。
通了幾次電話後,李先生開口就要勞務費,還威脅只要不給,就在整個韓國影視圈把該公司名聲搞臭,讓他們在韓國電影圈混不下去。
請注意,此時還沒有聊到任何和專案有關的話題。
而那筆勞務費,只有三千塊…
其實不只是中國的資本,韓國的二流、三流甚至四流導演和編劇也看到了自己的出路。
有些人帶著在本國賣不出去的劇本,拍不了的專案來到中國,靠部分人對韓國的迷信謀出路…
那這幫人迷信嗎?
還是挺迷信的——圈子裡湧進了很多熱錢,根本沒有那麼多有經驗的導演,名聲在外的導演大都有固定的合作方,即便是新手導演,有點條件的也會選擇有能力的製作方、發行方…
畢竟電影行業是一個很講究關係的行業。
對於新手玩家來說,與其投資給不知跟腳的新人還不如投資給有點名氣的韓國導演…
2014年,《中韓電影合拍協議》簽署,確定了中韓雙方的合拍片,在兩國都能夠享受到等同於國產片的待遇。
然後,中韓合拍片就跟下餃子似的,光是2015年確定的合拍片就多達24部!
《奪寶聯盟》成功後,更是堅定了很多人的信心…
如今《奪寶聯盟2》再成功。
說明了什麼?
中韓合拍是有前途的!
至少《奪寶聯盟》這個IP沒問題…
群盜型別片,兩國市場,包括東南亞市場都挺受歡迎的。
第二部的故事已經完結…
但這個型別基本上沒有例外都是視效大片+俊男美女明星大咖,往裡堆錢,然後掙回更多的錢。
隨便編個新故事,繼續往下做唄——有錢途的!
《速度與激情》明顯都完結了,還是做了第八部、第九部,甚至還開發了番外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