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說他是公知領袖,有點高看他了,他沒這麼牛逼。
其實,你看他的品味,講《金平梅》和《紅樓夢》那幾期,說了《金》對《紅》的成書有較大的啟發意義,它們都屬於世情,且用對比的手法點明瞭《紅》的詩文水準遠高於《金》,但他沒有拿出具體的詩文例項來分析《紅》高明在何處,《金》通俗在哪裡。
你會懷疑他到底有沒有看過這兩本書…
他的重點是哪?
重點是對《紅》裡面寧國府扒灰、叔嫂亂搞等情節津津樂道,同時聯絡現實說到了以前清華某些衣冠楚楚的教授們也幹過這事,講得眉飛色舞…
可見,他對文學沒啥興趣,反倒對諸如偷看女人洗澡、有悖倫理等事異常著迷。
這種人,你說他是領袖?
《曉說》第一季也還行,至少沒有那麼爹味。
後來,可能是入主某巨頭主導文娛之後,爹味含量驟然爆表。
覺得自己是個人物了,愈發肆無忌憚,各種奇葩觀點輸出——其實都是地攤刊物的水準。
明朝是三無朝代?
踏馬的,太祖朱元璋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江山;
成祖朱棣是明君,還有朱孝宗朱佑樘。他的成績,雖然沒有前兩位那麼輝煌,但是他在位期間勤於政事,大開言路,驅逐奸佞,竭盡全力扭轉當時腐敗的明朝廷,重用忠臣。歷代的歷史學家,對他的評價都頗高,他在位的這段時間,被稱為了""弘治中興""。
明仁宗朱高熾,還是明宣宗朱瞻基,都將明朝治理的非常好,天下穩定,經濟發展迅速。
名將更多,徐達、藍玉、常遇春就不說了,戚繼光、李如松、傅友德等人,皆是為了保家衛國而不懼生死的英雄。
徐霞客、宋應星、李時珍、湯顯祖、羅貫中、吳承恩…這些名揚千古的名人文士全部都來自明朝。
另外,你丫這麼吹捧《金平梅》,難道不會知道蘭陵笑笑生也是明朝的嘛?
最重要,明朝還誕生了一位震古爍今的大師:王陽明王守仁!
有明一朝,以功封伯爵之文臣三人,以學問從祀孔廟之學者四人,王陽明獨佔其二,王陽明之英才絕世,可管中窺豹。
有明一代,文臣用兵制盛,未有如守仁者。
高小松真的是不學無術!
不過沈長林懶得發小作文…
專門為了懟他發一篇小作文?
沒有必要,有損身份!
等有機會見了面,或者作客他的節目,一定要的當面打臉。
……
大年初一,一大早沈長林就被叫醒了…
這是習俗:三陽開泰,一年始月始日始時,是三元之始,不早起不成。
老話說“大年初一五更起,大年初二日頭紅”,大年初一早起是表達辭舊迎新,預兆美好生活的日子,這一天以早為貴,不允許睡懶覺。
沈長林到了客廳,看了看坐在餐桌邊,沒什麼精神的施施,推了她一把,待她稍微清醒了,才道:“…待會我帶爸媽去看《智取威虎山》,你要一起嗎?”
“我…”
施施掏出手機,看了下時間,然後回答:“我怕是去不成了,你帶叔叔阿姨就行了!”
“你要幹嘛?”
“…宣傳啊,還能幹嘛?”
聞言,沈爸爸問:“怎麼大過年的還要跑宣傳?”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