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女主劇流行?
首先,明確一下,什麼叫大女主劇。
這類劇集主打女性受眾,不論是宮鬥、種田、職員成長,都是以女主和各種女配battle、和男性談戀愛為中心,主線搞事業,副線談戀愛…有很多連戀愛也不談的!
最典型的就是《後翼棄兵》、《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內地的大女主劇…
《楚喬傳》、《甄嬛傳》還不錯…
為麼大女主劇流行?
可能是因為改編的劇集多是晉江出品的吧,
大火的男性主角修仙玄幻,人氣的確高,但是動不動一個異度空間、大戰鬥場面的,作者倒是寫爽了,建模怎麼搞?設計圖誰來畫?特效花不花錢?
談戀愛的言情就好整多了嘛!大場面描寫相對少,繞來繞去就是在各種地方談戀愛,成本可控多了!而且一樣自帶粉絲、討論度!
實在不行,大場面還可以畫漫畫轉場嘛…
你說談戀愛就不大女主了…
真正的大女主劇主張女主人公靠自己的奮鬥,掌權、有勢、有錢,誇張的富有四海,樸實的也要兒女雙全、夫君俯首、家族掌權。
且不說古代背景的影視作品,就說現代背景下,一個女人想成功會有多難,應該是每個人都能想象得到的,何況約束多多的古代背景。
所以,編劇和導演為了讓女主成功,就安排各種各樣的金手指人物免費協助女主。
有點手段的編劇和導演能讓女主的成功在國家、政局、商界等等大環境之下,自然而然的成勢;
格局稍差一點,女主就成了瑪麗蘇、白蓮花…
男二號、男一號則是金手指!
典型的例子:《燕雲臺》還有《扶搖》
前者表面上講述遼國的蕭太后,以女性身份把持朝廷,實際用“太后和太后身後的男人們”的愛情故事巧妙替代了。
後者,劇情如夢如幻,戰反派全靠對方的頓悟,女主角扶搖天生反骨設定套路,男主總是出現的莫名其妙又突然,每次就開始帶著女主角浪漫轉圈圈,女主角動不動就用愛去堆砌世界觀,這個大女主勵志劇哪裡勵志了?
所以,內地大部分大女主劇其實就是談戀愛。
那有沒有不談戀愛的?
想了想,沈長林敲下了《知否》還有《三十而已》兩個片名…
《知否》還是不要交給張開宙執導比較好,畢竟連《喬家的兒女》這種劇情矛盾衝突的劇劇集都能拍的那麼隨意!
李雪或者惠楷棟吧…
《三十而已》…還要再等等,畢竟編劇張英姬還在寫《好先生》呢…
好了,施施的問題解決了!
現在是楊小蜜,他掏出手機,給楊小蜜發了一條簡訊:“聽說你要跟李亦峰炒作緋聞了?我跟你說,我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