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排片只有一個原則,收益!
但具體來講,現有兩種模式,其一是由院線統一下發指導意見,旗下影院根據各自的區域和觀眾喜好,在建議的排片量範圍內適當調整,旺達院線、大地院線就是這種模式。
另外佔大多數的, 由影院經理直接負責排片。
那怎麼確定檔期?
看題材和型別以及明星陣容,看製片方的票房預估模板…
《緊急救援》為什麼避開了春節檔,搶灘12月上映?
因為之前大規模點映,反饋並不理想,春節檔上映的話,估摸炮灰機率很大!
《唐探3》、《刺殺家》、《你好, 李煥英》、《侍神令》、《人潮洶湧》…
它能打得過誰?
而且…估計製作方也後悔用了彭羽晏,當時正趕上大眾對半島演員厭惡期。
想著, 乾脆衝一下沒有那麼強的賀歲檔吧, 然後遇到了《拆彈專家2》還有《送你一朵小紅花》…
非常慘的,連5億票房都沒到!
扯回來,每一部電影上映前,尤其是重要檔期,肯定要跟院線協商的…
沒有院線支援的話,你的電影起來的機率很低!
舉個例子,《小羊肖恩》真的是一部製作精良的口碑之作,沒什麼用,沒有院線支援,上映第一天到最後一天,排片壓根沒超過5%…
票房之死很少是轟轟烈烈的,往往都是無聲無息的。
對了,還有對手的惡意抹黑…
論對票房的影響,影片質量之外那些東西的分量遠遠超過了影片質量本身。
怎麼分辨對手有沒有抹黑?
很簡單, 豆瓣開分第一時間去看評價,尤其是第一頁的評價,差評、好評一半一半的,就要懷疑一下了…
愛閱書香
很有可能有水軍帶節奏!
有沒有水軍不攻擊的?
當然有, 《大聖歸來》,包括原時空的《夏洛特煩惱》就是如此,這兩部電影上映之後,前三天豆瓣短評區首頁,差評都很少。
你說因為質量高?
呵呵…
《流浪地球》、《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你好,李煥英》質量不高嗎?
差評稀少,尤其是首頁差評稀少,意味著水軍對轟都繞開了它——沒有人把它當做對手,沒有人把它視為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