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褲子怎麼成了春晚導演?”
“聽說是交換。”
“交什麼換?”
“聽說是《1942》過審的條件…”
江湖傳言,《1942》拍完後,過不了審,央視幫忙,所以,他接下了春晚這個燙手山芋…
郭松姜忽然想起什麼:“誒,如果讓你去執導春晚, 你會怎麼做?”
沈長林搖頭:“我什麼也做不了!”
春晚的固定框架和節目主旋律不作出改變,再牛逼的導演匯出的也是一臺濃濃的央視味的晚會。
韓國嘉賓也好,華宜年會也罷,這些都只是雞肋罷了,對總體突破影響甚微。
別說褲子,就是換沈長林來,效果也一樣!
郭松姜小聲道:“我聽說《私人訂製》之後, 他跟華宜的合約就到期了。”
“咋了?你還想挖他?”
郭松姜點頭:“也不是不可能嘛…”
“別想了,黃家兄弟不可能讓褲子旁落的,除非褲子倒下了!”
“…倒下了?”
“時代拋棄一個人,連招呼都不打的!”
“…那還是算了。”
郭松姜倒不是覺得褲子被時代拋棄了,但他知道如果褲子真的跟長林影視攪合在一起了,那黃家兄弟估計會發瘋。
……
時代拋棄一個人,連招呼都不打!
很殘酷的,當一個導演,尤其是商業片導演對時代陌生了,就已經被拋棄了!
褲子,就是典型,他再也不能像世紀初那樣,隨心所欲地玩轉黑色幽默。
像一個滿清遺老,還可以提籠遛鳥,但是他說的話盡是對大清的輓歌。
《只有芸知道》就算了,到了《北轍南轅》,核心玩的仍舊是十幾二十年前的大颯蜜。
人是懟不過歲月的!
別說褲子了, 就是斯皮爾伯格也一樣,老斯還能憑藉《頭號玩家》回勇一波,更多時候執導的還是《華盛頓郵報》、《間諜之橋》之類的偏歷史劇情片…
他們不懂得現在的年輕人想要什麼, 只能在自己的舒適區不斷重複…
桓公少與殷侯齊名,常有競心。桓問殷:“卿何如我?”殷雲:“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
你覺得他們跟不上時代,但他們自己挺爽的,只要虧的不是太過分,這幫人幾乎為所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