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說了有時候資本裹挾你,你不得不做一些自己看不上的東西…
感覺他也不是很自由的!
扯淡,這哪是資本裹挾?分明是你想賺錢順便滿足自己集齊大唐詩仙四位的惡趣味…
怎麼說呢,人類都是虛偽的,總喜歡給自己找藉口,就跟張果立說自己被對賭坑了一樣!
為什麼籤對賭?
還不是想賺錢!
你收錢的時候,怎麼不說對賭坑人?
為什麼拍《左耳》,賺錢嘛,不寒磣!
光明正大承認就是咯!
這不是擔心損壞自己藝術家人設嘛…
但粉絲非常吃這套的!
非但沒有降低人設,反倒給她一種‘偶像也不容易’的感覺,心裡有了一絲憐惜…
一旦這種憐惜情感稍微過界,就成了愛慕…
沈長林到沒有想的這麼複雜,他就是單純想甩鍋一下。
畢竟,在座的都是業內人士,他們對《左耳》的評價很一致——平庸。
……
1月9號,《左耳》上映十天,累計票房過四億,次周票房超過兩億!
媒體或者說業界終於按不住了,開始掀起了大規模吐槽。
很正常,本來嘛,粉絲電影就是前期兇猛,可能是市場上第一次出現這種電影,大量非儲量觀眾被吸引進影院,然後發現《左耳》並不是他們的菜…
“《左耳》的票房在我看來只是粉絲的勝利,我和朋友打賭,《左耳》的票房到了3億就已經是天花板了,但現在已經過了4億,看來粉絲的經濟消費能力真不容小覷,當追星勢力僭越了電影品質、商業價值等一系列關鍵因素時,這種現象就很值得深思了。”
“《左耳》出現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因為它的商業成功,很多人會把商業成功當做了做電影唯一的標準!”
“有人說我沒看過原著,不應該評價《左耳》,但我覺得,一部電影改編自某,並不意味著一定要讀完才能看電影。電影是一個獨立作品,你評,就去;評電影,就去看電影本身。”
“太矯情了,如果影片不能保持正常人的邏輯,請角色保持正常人的智商。角色的大部分行為都像幼兒園小朋友過家家,敘事混亂,人物隨意配對。很難理解這些東西是怎麼被硬捏成一部電影的!”
一堆吐槽的聲音…
連緋聞都掩蓋不了了!
好幾天沒有露面的沈長林發了一條微博,不是解釋《左耳》口碑,而是曝出一張合影,他跟楊小蜜的合影,五年前拍的,當時沈長林還是長髮,一派藝術家風範,楊小蜜…還是嫩牛五方!
算是回應一下緋聞:“我跟蜜姐認識五年了,《左耳》的黎吧啦,她確實是唯一人選,不過跟什麼承諾無關,我倆就是朋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