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地區獨立的事情並非是奧斯曼自願的,而是經由德國提議和奧斯曼面臨的現狀不得已而為之。
雖然戰爭結束後奧斯曼免於被瓜分的下場,但是其間爆發的國內衝突異常嚴重地削弱了國家的總體實力和凝聚力,導致戰後危機四伏,加上英法等國也趁機在背後暗處使壞,導致奧斯曼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
就像是英、法針對蘇維埃新生政權時一樣,德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偶爾會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向蘇聯提供些許幫助,這種出賣隊友的行為既討好了英法,也避免了德國在能源進口方面遭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故意作難。現在,匈牙利與羅馬尼亞打得熱火朝天,埃裡克適當地調整了蘇維埃對英、法的壓力,讓後者分身乏力、無法顧及,同時,抓住英、法也由於想得到蘇伊士運河的使用權的良機,讓他們睜隻眼閉隻眼,如此一來,德國便有了寬鬆的時間從容地在巴爾幹半島佈局。
沒有有力競爭者的德國迅速擴大在巴爾幹半島的影響力,諸如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匈牙利、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等,都不得不倒向了德國。加之德國馬克的金融侵入和購買力已經瀰漫開來,擁戴德國為老大的思潮已經形成。然而,正當埃裡克自以大勢已定的時候,沒想到希臘會跳出來對著幹,這讓埃裡克心裡很不舒服。
在被後世稱為“第一屆漢莎菲爾特宮會議”的會議結束後,按照埃裡克的意圖,拉特瑙立即接觸了奧斯曼帝國的代表,並闡述了德國的態度,後者幾乎毫不猶豫地同意了埃裡克的要求,尤其讓奧斯曼土耳其感激的是,德國為了減少其壓力,決定暫時只收取這批武器訂單的首付款,至於後續還要付出多少貨款,奧斯曼方面並不考慮,關鍵就想挺過眼下當務之急。
在拉特瑙與奧斯曼帝國代表接觸的同時,德國與希臘的代表也在進行商談,並且單方面取消了對希臘的軍售訂單。希臘代表先是進行了適當威脅,無果後,憤然宣佈兩國斷交。埃裡克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畢竟德國這次在無意中耍了人家,只能寄希望以後慢慢修復關係。
幾天後,希臘突然宣佈對小亞細亞愛琴海沿岸的領土擁有主權,要求奧斯曼帝國立即歸還所有佔據的領土。這是埃裡克始料不及的事,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德國這一石激起的千層浪才剛剛開始,接下來,性子剛烈的希臘人還沒等到奧斯曼帝國官方的回應,就直接出兵開始攻打。
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的奧斯曼軍隊被希臘軍隊一路追打到伊斯坦布林城外,奧軍主力才趕來阻擊。此時,德國也因為與奧斯曼帝國有軍事同盟的身份開始犯難。從進軍的很多細節方面,可以看到希臘的作派有英法兩國的身影,埃裡克不敢確定德國宣佈參戰後英法會不會直接出兵干預,同時,一旦埃裡克宣佈參戰,德國與希臘的關係便會更加雪上加霜,所以埃裡克遲遲沒有宣佈德國加入戰爭。
實在不想發生這麼多事,卻偏偏有這麼多事發生,埃裡克十分頭大。於是他直接聯絡到了正在倫敦的麥克斯,以打探英國人對這件事的態度,尤其是法國在英國的外交走動情況。
“麥克斯總顧長曾說勞合·喬治全盤否決了希臘背後有英國人的指使和支援,因為麥克斯並不是以詢問的口氣打探的情況,而是帶著責備的口吻得到的回答。”拉特瑙向正在漢莎宮左思右想的埃裡克彙報說。
“那麼法國方面呢?”埃裡克問道。
“一樣,法國方面沒有承認直接指使希臘人開啟了這場戰爭,尤其是英國人表示英法雙方從沒有在希臘領土問題上有過交流。”拉特瑙說得很官方,其含義就是官方不承認這次的戰爭是由英法背後主使的。
“他們倒是玩得非常漂亮,讓希臘出來充當打手,暗地裡趁機在中東插入自己的勢力。”埃裡克不傻“中東地區的石油開採已經有了一年多,我們已經獲得了明顯的好處,英法自然不甘於讓我們獨享其成。”
埃裡克明白,實際上,英法兩國早就在背後使絆子,就算沒有希臘與奧斯曼的領土之爭,他們也會找到別的理由進行阻撓。好在美國暫時還沒有興趣在中東插手,因為亞洲和南美的事情就已經讓他們焦頭爛額。
“我們現在與希臘的接觸怎麼樣了?他們的要求是什麼?”埃裡克不認為一次軍售訂單的取消就足以讓希臘如此大動干戈。
“希臘當然強烈要求奧斯曼割讓愛琴海沿岸地區,而且態度十分強硬。”拉特瑙在這方面已經將希土之爭的始末了如指掌,很快回答道。
“沒了?就這麼多情況?”埃裡克非常奇怪地問道。
“沒有其他的情況了,希臘的要求就這一個,而奧斯曼並不承認希臘所提出的領土訴求。”拉特瑙看著犯難的埃裡克,搖了搖頭。
“難道你沒說過德國會為了盟友而參戰嗎?”埃裡克實在不理解希臘哪裡來的雄心壯志,雖說奧斯曼帝國已是日落西山,可德國依然健在,且日益強大。
說來希臘如此堅決果斷地向奧斯曼出擊並不意外,現在,德國在地中海的海軍力量幾乎為零,除了繼承奧地利的幾艘老舊破船之外,德國在北部的海軍力量也無法和希臘的艦隊相抗衡,奧斯曼就更不用提了,連德國都不如。所以,希臘在開戰之初也費了一番心思,並拿定了德奧兩國的脈絡。
海上攻打希臘的想法可以擱置了,也不能不擱置,唯一能使上勁的只有陸地。可是,希臘與德國並不接壤,雙方隔著一群國家,有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巴伐利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等等。想要從陸地進攻就得取得這些國家的支援,當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但會引起國際糾紛,甚至面臨被迫參戰的可能,同時,這些借道的國家也要冒著與希臘為敵的風險,如此一來,更有可能引起不可預知外交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