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找到都江堰的遺址,系統進行打卡,然後給出具體的引數以及方案,那就容易得多了。
“陳凡老師,您真認為有都江堰?”
“……”
“陳凡老師,您別誤會,我們真沒有這個意思,我們就是有個疑問。”
“我認為是有的,不過,2000多年過去,有沒有儲存下來,我就不知道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也有可能找不到。”
“也不是不存在這個問題。”
陳凡其實也有一些糾結。
都江堰不比鄭國渠。
鄭國渠的工程比之都江堰大得多。
加之又在陸地上面,尋找起來比較方便,也不容易破壞得了。
可都江堰因為在水裡。
2000多年過去,江水地型發生變化的話,很可能就找不到了。
另外。
如果其他朝代沒有進行保養,修繕,也可能會消失不見。
“江主任,你們這一邊有沒有歷代岷江的地圖?”
想了想,陳凡問道。
“這個有……”
說著。
江主任便吩咐助手,將岷江歷代地圖給拿了過來。
這一些地圖比較詳細。
從巴國蜀國,再到秦國,唐宋元明……都有。
是的。
原來的蜀地一個叫巴國,一個叫蜀國。
後來,兩國都被秦國所滅,併入了秦國的版圖。
再後來,才有了秦國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才讓蜀地成為了天府之國。
雖然在這一些地圖裡,並沒有標明都江堰的位置。
不過。
有了這一些地圖的幫助,這倒給了陳凡極大的提示。
陳凡前世是導遊,雖然對於都江堰具體的引數以及方案不太清楚。
但他卻明白,都江堰大概的方案是將岷江之水一分為二,並在靠近城區的地方設立了幾個關鍵性的水利工程……也正是靠著這一些水利工程,才將滾滾岷江水給治住,不讓他危害到蜀地百姓。
“江主任,這裡是什麼位置?”
指著前面岷江分岔的地方,陳凡問道。
“陳凡老師,這是岷江與成市平原的交介面。岷江流到這裡,分出了四條支流。分別是江安河,走馬河,柏條河以及蒲陽河……去年我們發洪澇的地方,主要就是這四條支流。”
因為四條支流是流向城區,對於城中老百姓也危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