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豪放,這種想象力,這種畫面感是其他詩人想學都學不到了。
所以千年以來。
無數詩人可以學杜甫,可以學白居易,可以學其他的詩人。
但是。
唯一有一位李白,你想學都學不了。
這就是李白。
這也是他的與眾不同。
而也正是他的與眾不同。
這一首《上李邕》一出,一眾看客卻是激動的站了起來。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我終於明白之前為什麼感覺李白寫的詩和別人不一樣了。”
“嗯,我也明白了,就這份氣勢,這份語感,就不是其他詩人能夠相比的。”
如果說之前大家還在比較著李白與杜甫。
但現在。
雖然大家還沒有得出結論。
但哪怕不需要結論。
他們已經知道。
如此精彩的李白,哪怕就是不如杜甫,他也將有著無數的粉絲。
當然。
這首《上李邕》能寫得這麼有氣勢。
除了李白的才華之外,也是李白借鑑了莊子的《逍遙遊》。
不過就算是借鑑,李白同樣是寫得蕩氣迴腸。
“只是可惜,這樣的一首詩也並沒有得到李邕的重視。所以,李白也只好一路再去拜訪其他的達官顯貴。但很多時候,李白不像此前一些詩人一樣,他能夠得到他人的重視。此時的李白就像杜甫一樣,空有一身學問,但卻無人賞識。在外漂泊了將近十年,仍然沒有求得一官半職。”
“後來李白認識了許圉師的孫女,兩人都有共同的愛好,都喜歡寫詩,都喜歡丹道之術。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之下,李白入贅到了許家。這個入贅,一方面是李白與許圉師孫女確實情投意合。另一方面,李白遊歷這麼久,一直都沒有機會。而許圉師卻當過唐朝宰相,李白也想借許家的資源進入到朝廷當中。當然,許家為什麼要招李白入贅,也是欣賞李白的才華,這也算是許家對於李白的投資。”
這個入贅許家,此前陳凡講過。
但這時陳凡再講,眾人對於李白入贅,卻沒有再說什麼了。
一方面。
李白已經展現出了他的才華。
另一方面,兩方各有想法,也算是相互合作,這也沒有什麼。
再想想李白的身份。
李白父親是商賈出身,如果不靠這樣的方式,他一輩子都當不了官。
不過。
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
現在大家已經喜歡上了李白。
既然喜歡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