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怎麼又說《登高》是七言律詩之最呢?
這其實很好理解。
首位並不代表是最為厲害的,他可能是最為有代表性的。
而之最,則是最為有深度,最為工整的一首詩。
這就像足球隊裡的隊長與最佳射手。
隊長顯然是首位。
但可能更多人關注的是最佳射手,或者是其他更具有吸引力的球員。
“好吧,你們眼光還真毒,杜甫確實還有不少詩沒有講。”
央視節目時間有限,真要講杜甫的詩,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講不完。
要知道。
傳聞杜甫一生寫了3000多首詩。
有不少失傳了。
而流傳下來的,也有1400多首。
所以。
哪怕就是在快抖上,陳凡也只能挑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講一講。
“那我就跟大家講一首杜甫的《登岳陽樓》這首詩。昨天我在節目上的時候提到過杜甫前往過岳陽樓,不過我並沒有說杜甫寫過詩。事實上杜甫去過岳陽樓,也寫過岳陽樓的詩。”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這首詩作是杜甫晚年時期所作。
晚年時期的杜甫身體越發的不行,所以岳陽樓再美的風景,在他眼裡也變得像《登高》一樣。
不過。
雖然這個時候的杜甫年老多病,但這首《登岳陽樓》的前四句,確實寫得非常的棒。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寫得好。”
“如果不看後面四句的話,前面四句所介紹的岳陽樓風景,那就讓人佩服。”
“這應該是有關於《岳陽樓》最有名的詩吧。”
要說最能代表岳陽樓的是什麼?
此前的是《洞庭岳陽》。
後來則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當然岳陽樓也有一些名人寫的詩,但寫得詩一般。
不過。
杜甫這一首《登岳陽樓》之後,恐怕又將成為岳陽樓的一首代表作。
只是大家感慨之即,有一位比較機靈的網友卻是問道:“我在想,凡哥,您不會又收了岳陽樓的錢吧。”
這讓陳凡差點噴水。
是誰走漏了風聲,這麼快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