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網友的眼睛是雪亮的。
此前有一位主播僅僅只是一提,不少網友便發現了情況。
“哈哈,自然是有的。”
“我還以為沒有人問高適的,來來來,我講給你們聽。”
另一位此前聽了陳凡所講的嘉賓,這時亦是開了直播,並做了一期高適專題。
說起來。
四大邊塞詩人當中,高適是混得最好的。
或者說。
不只是他們四大邊塞詩人當中,可以說,在唐朝所有知名詩人高中,高適也可以說是混得最好的。
而要說爵位的話,那高適當之無愧第一。
不過高適在年輕時候混得並不好,人到中年,也還只是一介布衣。
直到40多歲的時候,才考上進士。
但就是考上了進士,高適也沒有得到太大的提拔。
50歲的高適後來投靠了名將“哥舒翰”,此時恰逢安史之亂。
高適本以為可以建功立業,不想,“哥舒翰”戰敗被抓,做為敗軍之將,情況非常危險。
好在高適臨危不懼,他冷靜下來,抄小路追上了唐玄宗,並對唐玄宗述說當時潼關失敗的原因與經過。
唐玄宗聽完很欣賞高適,認為高適戰敗不但沒有投降,而且還心繫朝廷,是大大的忠臣,很快就升高適為諫議大夫。隨後在唐玄宗的賞識之下,高適一路討伐永王,又參與了平定安史之亂。而在他61歲的時候,朝廷封高適為渤海縣侯。可以說,這也是唐朝唯一封侯的知名詩人。
“我去,這個高適牛逼啊。”
“封侯啊,這是多少大官一輩子都求不到的榮耀啊。”
“嗯嗯,很多一些當宰相的大官都沒有被封侯。”
侯與官位不同。
官位是官位。
侯是爵位。
官位這種東西,有貶有升,這個不確定因素太大。
官做得最高,也就是宰相,宰相最高也就一品。
拿唐朝來說,宰相只有三品。
可侯爵,那是超一品。
放在唐朝,也是超過宰相的。
侯爵不但待遇好,福利高,而且還可以世襲。
封侯……可以說是無數讀書人甚至是大將一生最大的追求。
“那高適有沒有牛逼的詩作?”
“高適也寫了不少詩,但陳凡老師當時只給我們介紹了一首。”
“哪一首,叫什麼名字?”
“詩的名字我不記得了。”
“我草,這是最沒用的主播。”
“這個,這個……兄弟們,我又不是陳凡老師,哪裡有這麼有才。而且當時太多人了,很多我也沒記住。另外,這首詩裡面,其他一些詩句我也不記得了……”
“……”
“那個,那個,沒事,雖然大都不記得了,但我記住了最為重要的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