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早發現這一情況的,還是那些電視機前以及看直播的觀眾。
“哈哈哈,陳凡老師懵逼了。”
“對,不只是陳凡老師懵逼了,那些觀眾也懵了。”
“這些傢伙,他們還以為陳凡老師沒念完,還等著陳凡老師繼續念呢。”
而這個時候。
臺下觀眾也醒了過來。
“兄弟,醒醒,陳凡老師唸完了。”
“啊,唸完了。”
“嗯。”
“我靠,終於唸完了。”
“妹喲,又不說……我哪知道這傢伙這首詩有多長。”
幾秒鐘後。
如山洪一般的掌聲,徹底爆發。
“爽。”
“這首詩寫得爽,我們讀著也爽。”
“是的。這首詩也打破了我對於唐詩的看法,原來,詩還可以這樣寫。”
雖然眾人也知道。
詩歌其實沒有字數限制。
但一般來說,也就幾十個字。
長一些的也一百多字。
再長一些的,就200多字。
超過200字的非常少非常少。
不是大家不會寫,而是很多時候超過200字的詩寫得都不怎麼樣。
畢竟。
詩歌這種東西,有的時候幾十字就代表了無數的內含。
哪裡需要幾百來字。
可現在。
這一首《長恨歌》,卻是真正的震撼了所有人。
這個震撼。
一方面是他的藝術效果。
另一方面,同樣也是他的長度。
而他的藝術效果再加上超長大篇……這又更為證明了這篇詩歌的價值。
……
“果然是詩魔,這篇長恨歌的藝術價值回頭我們再研究一下。”
“嗯,教授,長恨歌不管是篇目還是整個風格,都是其他唐詩所不具有的。”
“還有,這首詩裡面太多經典句子了,我估計對於我們整個的文學語言亦有非常大的影響,這裡也得好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