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單就是從字面意思,你就能感受到這篇文章的不凡。
正如現在。
公頻上面,已經瘋狂的打出:“牛逼,牛逼,牛逼。”
“我草,我草,我草……”
“666,666,666……”
沒辦法。
大家水平就這樣,也只能說這一些詞了。
不過。
這對於有一些比較有欣賞水平的人來說,他們卻隱隱感覺這兩段對偶段,似乎並不像表面那麼簡單。
好像。
作者看似寫景,其實寫的是情。
看似寫情,其實寫的是人。
不過。
到底是第一次聽,他們還不能完整的體會這篇《岳陽樓記》的概要。
不過不要緊。
上面這一些內容,大家可以回去慢慢體會。
還有最後一段。
深呼吸三口氣,陳凡念道:“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嗟夫是語氣助詞,沒有太多的意思,可以理解來,啊……
說完這句,下面就是作者的自己體會:
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們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這是什麼緣故呢?
這就是因為,他們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
而更進一步,則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這個時候或許你會說,那麼,你做官的時候很憂愁,不做官的時候也很憂愁。
那麼,你什麼時候能感到快樂呢?
於是。
這就有了流傳千古的絕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一篇文章陳凡唸完。
在這一刻。
整個廣場,所有網友,一眾遊客……腦海裡再也沒有了什麼《洞庭岳陽》。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