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是他機靈,在被押解的途中,李廣逃了出來。
但也因此,李廣被廢為庶人。
後來。
因為匈奴不斷的進犯,漢武帝又起用了李廣。
原本李廣與張騫一同帶兵進攻匈奴,可後來張騫竟然遲到,至使李廣又差一些全軍完蛋。
最為悲劇的,要數漠北之戰。
說到這一戰,陳凡即是欣慰,也有一些感慨。
欣慰的這一戰讓某一位將軍封神,悲劇的是,這一戰,李廣迷路了。
整理了一個思路,陳凡說道:“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漠北之戰,由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由定襄、代郡出擊跨大漠遠征匈奴本部,李廣幾次請求隨行,漢武帝起初以他年老沒有答應,後來經不起李廣請求,同意他出任前將軍。但雖然同意出兵,可漢武帝對於李廣非常熟悉。他覺得李廣打防守戰應該沒有問題,如果打這種主動出擊戰,基本上沒戲。
而且漢武帝比較迷信,他認為李廣自小的時候就跟著文帝,後來又跟著景帝,最後還跟著自己,是三朝元老,這樣的三朝元老都沒有被封侯。他覺得李廣運氣有一些差,命運也不好,並不想讓他當主力。隨即他還交待衛青,希望衛青不要讓李廣主動出擊。”
“事實上,衛青一直都是按著漢武帝的要求,並沒有讓李廣擔當主力,而是讓李廣繞東路迂迴。李廣就對衛青說,我的職務是前將軍,大將軍卻命令我從東路出兵,況且我從少年時就與匈奴作戰,至今才得到與匈奴對陣的一次機會,我願做前鋒,先與單于決戰。”
這時有粉絲問道:“李廣這是想借機此會斬殺匈奴,立軍功封侯?”
“是的。”
陳凡點頭:“這個時候李廣已經年紀很大了,他知道,如果不把握這一次機會,他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但衛青還是沒有答應。”
“這……”
一眾粉絲這時不知道怎麼說。
對於陳凡說到的李廣,他們是有好感的。
畢竟。
此前一眾詩裡面,不少詩人對於李廣的評價非常高。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樣的高度評價,也讓大家認為李廣是一位非常有才的將軍。
他們實在是很希望李廣能夠有一個好的結果。
但是。
他們也知道。
李廣這會兒老了。
並且帶兵打仗哪裡能夠這麼亂來。
李廣是想立功,是想封侯,但他的實力在主動進攻這一塊真的有一些弱。
對此。
陳凡也不想進行太多的評價,他只陳述當時的事實:“一氣之下,李廣也就沒有向衛青告辭,提前帶著部隊直接啟程了。結果衛青與匈奴單于交戰,將匈奴打得落花流水,就要活捉匈奴單于,但因為人手不夠,最後單于竟然逃跑了。而李廣去哪裡了呢,原來,帶著大部隊先走的李廣,在進入漠北之後,竟然迷路了。等衛青收兵之後回來,這才碰到還在後面的李廣……”
有的時候現實就是這樣。
你以為這是最後一個機會,想要好好把握。
結果。
最後一個機會雖然是機機會,但仍沒有把握住。
“看到迷路的李廣之後,衛青送給李廣乾糧和酒,順便向李廣、趙食其詢問迷路情況,衛青要給漢武帝上書報告軍情。李廣沒有回答。衛青令李廣幕府人員前去受審對質。李廣說,校尉們無罪,是我迷失道路,我現親自到大將軍幕府去受審對質。到大將軍幕府,李廣對衛青的部下說,我從少年起與匈奴作戰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隨大將軍出征同單于軍隊交戰,可是大將軍又調我的部隊走迂迴繞遠的路,偏偏迷路,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已六十多歲,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汙辱,於是拔刀自刎了……”
閉上眼睛。
陳凡能夠看到那一個無比落寞的畫面。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