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凡點頭。
“凡哥,能跟我們說說那個時代嗎?”
“這個以後再說。”
陳凡搖頭。
這個時代,不是陳凡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楚的。
而且很多時候,陳凡也未必能真正瞭解這個時代。
哪怕就是一眾專家,有的時候也未必真正的瞭解那個時代。
“不過,雖然那個時代發生了很多比較荒謬的事情,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悲觀。做為朦朧詩派代表人物的舒婷,她在成名之後,也認識了北島。當得知北島作出了這一首《一切》,舒婷亦是做了一首詩歌《這也是一切》,做為對於北島《一切》的回答。”
【不是一切大樹,都被暴風折斷;
不是一切種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裡;
不是一切夢想,都甘願被折掉翅膀。
不,不是一切,都像你說的那樣!】
是的。
相對於北島。
舒婷無疑更為開朗,也更具有對於未來的期待。
同時。
舒婷寫這一首詩的目的,也就是希望北島不要那麼悲觀。
事實上。
這一首詩雖然是寫給北島的。
但這一首詩,同樣鼓勵了很多人。
不少人看到舒婷這一首《這也是一切》,多多少少對於當時的不解有了一絲期待。
就像舒婷所說,不是一切夢想,都甘願被折掉翅膀。
既然不甘願,那麼,他們總會奮發向上。
哪怕碰到了再多的困難。
只要他們不甘願,他們便能想到一系列的辦法。
“凡哥,舒婷的這首《這也是一切》有意思。”
“嗯,一個是悲觀,另一個是給予我們希望。”
“看來這個時代真的很有意思,即發生了一系列荒謬的事件,但同樣也有人懷著夢想,不但向前拼博。”
對於他們的討論,陳凡點了點頭。
是的。
回想起前世那一個時代。
正是因為這一些永不放棄的先輩,才讓整個國家擁有了無比的生命力。
……
“凡哥,除了舒婷,北島,還有沒有其他的朦朧詩派詩人?”
“有的。”
陳凡點頭:“比如,顧城。”
要講朦朧詩派。
那必需講舒婷。
講了舒婷,北島也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