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算是如此,仍有無數計程車兵願意。
“但這還不止,公孫鞅還在部隊的改革上推行連坐法。這個連坐,那就是,其中任何一人犯罪或者是有其他的問題,整個與之相關連的人士也將會得到處罰。比如上場打仗之時,一般秦國歸定五人為一伍。如果這五人當中有一個逃跑,後退……等等,這五個人都得殺頭。如此,這也讓整個部隊的戰鬥力得到了空前提高。因為你只有勇步上前,你才能保住性命。甚至,如果你發現隊伍當中有人想逃跑的。你為了活命,你也不可能讓他逃跑。”
“當然,這種連坐不只是放在部隊當中,他還放在百姓當中。為了提高君主的治理,公孫鞅也在一眾百姓當中推行了連坐制。於是,百姓為了活命,他們都相互監督起了對方。如果一有什麼問題,他們都會第一時間向上面通報。這樣一來,整個國家的號令也變得暢通無阻。”
這樣的一個連坐可以說是相當嚴格了。
甚至到最後。
公孫鞅自己被秦王猜忌,然後逃跑,秦國上下沒有任何一個百姓接收。
為什麼?
就在於公孫鞅自己制定的連坐制。
如果有百姓收了公孫鞅,公孫鞅死不死他們不知道,但這一些百姓一定會死。
不過。
這自然是後話。
可以說。
公孫鞅的變法不但改變了秦國,也改變了整個華夏。
陳凡繼續說道:“而除了這一些,公孫鞅還採用了楚國當年推行的郡縣制,廢除分封制,這也讓秦國國君權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經過這樣的一系列改革,一下子,整個秦國的實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陳凡老師,公孫鞅的變法雖然好,可是,這也觸犯了一眾貴族的勢力,他在變法當中有沒有受到阻力?”
這時,有一位粉絲在現場提問說道。
“這位朋友問得好。”
陳凡點頭。
幾乎所有的變法,他都會觸碰到其他一些人的利益。
與之同時。
一系列變法不成功,也是因為其他一些利益方阻攔所制。
比如吳起變法,宋朝的王安石變法……等等。
他都是因為舊勢力的反撲,最後功虧一簣。
“是的,秦國與其他國家一樣,也同樣有貴族。這種廢除世襲,而且採用嚴格連坐制等等改革,不但觸犯了一眾貴族的勢力,甚至是一些普通人都有些受不了。因為這太嚴格了,一小不心就有可能犯罪。但是,在這當中,秦孝公是對公孫鞅絕對的支持者,這也使得整個的變法能夠維持下去。另一方面,公孫鞅也是一位鐵血的改革者。當時秦老公的兒子嬴駟,也是當時的太子,他觸碰了改革。但哪怕如此,公孫鞅也是鐵面無私。因為嬴駟是太子,不能受罰,於是公孫鞅直接就割了太子老師的鼻子,以示向眾人表示,哪怕就是太子觸碰了改革,也會受罰。在如此嚴格的改革之下,秦國的變法得到了順利的推行。”
另外。
還有一個。
秦孝公也是一個無比隱忍的君主。
相對於他的父親秦獻公,秦孝公自知秦國實力無法與魏國相抗橫。
此時變法之即,他知道改革的艱難,並不想變法被外部勢力打破。
於是秦孝公直接與魏國議和,並割讓了土地。
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