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凡一方面說的確實有道理。
另一方面,就算是沒有道理,做為組長的建議,眾人也得好好考慮考慮。
……
“陳凡老師,這個是國家圖書館的鑰匙,以後您可以隨時借讀在您許可權範圍內的所有書籍。”
“另外,陳凡老師如果您有什麼需要,也隨時可以找我。”
一個星期之後。
陳凡帶隊,春秋戰國史便正式開始編撰。
不過這個編撰第一步,並不是直接寫,而是先找史料。
雖然陳凡對於春秋戰國也有一定的瞭解。
但能夠找到更多的史料,那自然是最好的。
還好的是。
這個世界的春秋戰國雖然缺失了很多的史料,但也不是什麼都沒有。
在一些古籍,在一些古書上面,還是不時能夠發現的。
只不過比較殘缺罷了。
當然。
有的一些古籍並不是史書,有的只是其他書籍裡面提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
但這也是相當有價值的。
這其實就是佐證。
另外還有一些雖然沒有具體的文字記載,但卻出土了不少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些文物。
比如在武省博物館裡面,他就藏著一把越王勾踐劍。
出土的地點也很奇怪,並不是在越國,而是在楚國。
但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了。
為什麼越王勾踐劍會出現在楚國的地盤上?
這不是越王自己的佩劍嗎?
當然。
陳凡也不能完整的對其解釋。
哪怕就是前世,在這裡面都有好幾個說法。
一個說法是越王曾把女兒嫁給了楚昭王,因為這把劍就被認為是嫁妝,跟隨來到楚國。
另一個則是說,這是楚國的戰利品。
雖然春秋末期勾踐比較厲害,但進入到戰國之後,楚國卻是將越國給滅掉了。
於是越王勾踐劍也就被楚軍繳獲,並帶回到了楚國,最終成為了陪葬品。
當然。
陳凡現在也不是想完整的追尋這把劍到底是怎麼回事。
關於這一些細節,對於陳凡現在的修史任務來說,這不是最為重要的。
這一些細節,以後可以慢慢修。
或者留給其他人去考察。
重要的是。
陳凡知道。
透過這一些文物,他有很大的機率,能夠還原春秋戰國時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