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魏昊四處招兵買馬,響應者極多,如今南面危局,諸公可有良策?”
“我為大夫,非修真也!二聖何不禱告仙靈,卜問鬼神?!”
大朝會上,內廷宦官代表了太后和國君,詢問外朝平叛事宜。
然而諸多重臣,此刻早就沒了耐心,國運、官威、名望……凡是能夠轉化為實力的東西,都在被消耗。
此時此刻,內廷宦官皆是修為高深的“仙奴”;外朝之中,鬼仙境界的文臣武將比比皆是。
只是各自熟視無睹、置若罔聞,這種仙不仙、人不人的王朝面貌,在大虞完蛋的時候,也是有的。
這一次,輪到了大夏。
“那……此次命大國師為帥,不知諸公意下如何?”
“呵,如今那魏昊麾下妖魔精怪無算,若非強軍傳承,凡胎肉體如何抗衡?此刻大國師不出手,更待何時?”
兵部尚書還是那般火爆脾氣,他出列直視“十仙奴”的代表“滄海神君”,面露譏誚,口帶嘲諷:“滄海大監,若是有辦法請來天兵天將,再跟魏昊鬥上一場,我看,勝算更大。”
“滄海神君”自上次魏昊大鬧夏邑,也是吃了大苦頭,如今也越來越有人間閹人的變態心理,他被兵部尚書嘲弄之後,心中更是暗道:便不知道你前世是甚麼東西,把你煉製成法寶之後,看你還如何狂傲。
心中這般怨毒想著,嘴上卻還是平靜無波道:“若諸公沒有異議,那麼此次防備南來賊寇,當由大國師主持戰局。”
外朝完全沒有糾纏的意思,部堂順勢簽字用印之後,就趕緊下班走人,只是不同衙門之間,都有小會。
禮部之中,紀天霞氣定神閒,他現在已經領了外放觀察使的差使,這朝廷完蛋,在他看來,就是時間問題。
所以如何保全自身實力,才是重點。
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大唐大虞大夏一般的王朝更迭,但是紀天霞可以肯定不是,因為一切都太快了,而且變數太大。
妖魔比大虞末年多,這並不奇怪,但下場的仙神……不在一個級別上。
十萬天兵天將跟魚蝦一樣在天地間遊動,蓬來都水司這樣的天界水府,居然沒有完成這一代的雲中君鎮殺。
一切都很反常。
更反常的是,地府換了閻王,豐碑也倒了。
現在,更是出現了新的龍王……
不受朝廷冊封的龍王。
他有一種預感,一種強烈的預感,這一次的天地廝殺,會極為慘烈、酷烈。
想要在這種危局中明哲保身,太難。
為官多年,他相信這十年中隕落的仙神數量,遠超過去的兩百年甚至是三百年。
被屠戮的妖魔,也已經逼近大虞末年的數量,動不動就數萬十數萬甚至是數十萬。
大禹王也沒有這麼殘暴。
而魏昊,看似親手殺得不多,但間接受其影響而覆滅的妖王大妖,數量已經到了極為恐怖的地步。
翻開史書,通常到了這樣的數量,已經完成了改朝換代。
可惜,現在還沒有。
大夏的主力軍尚在,朝廷的體面也尚在,一切都是完好的,這同樣是一種反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
紀天霞心頭正在盤算著接下來的計劃,對周圍同僚的爭論充耳不聞,忽地,他看到禮部關於傳詔“四方侯”進京勤王護駕的草擬詔書時候,頓時來了精神。
有一個大膽的念頭,從心中冒了出來,如果“四方侯”勤王……不,不管他們勤王不勤王,自己身為觀察使,都有諸多便利。
手指互相捻著,紀天霞忽然想到,自己這個觀察使,最少可以甩出無數頂官帽子。
雜號將軍隨便封都沒問題……
甚至散官官職,也能隨時暫封,缺個報備罷了。
但在地方,尤其是這時候,完全可以“便宜行事”,朝廷打個回執,沒有飛舟就是數月半年。
想到這裡,紀天霞頓時思路清晰起來。
亂世,唯有兵強馬壯,才能進退可據,而且神道仙家手段,永遠離不開人,自己只要手上有人,就有討價還價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