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九馗龍的“龍血精花”,其實就相當於摸到了地仙門檻。
跟九馗龍不一樣,眼前這兩位大神,在東方時,的的確確就是地仙。
而現在……似乎有所不同。
“應該不是本體……”
魏昊心中想著,而後觀察兩座大山,發現這大山之間,並非是一條山谷,而是一座險關。
關卡入口,乃是巨大的鬼頭,以鬼嘴為門洞,鬼眼為燈火,凡入此處,抬頭望去,便見兩個大字——鬼門。
“鬼門關?!”
魏昊一驚,沒想到居然到了這裡。
他並未走向鬼門關,然而鬼門關卻緩緩地靠近了他。
當鬼門關越來越近的時候,魏昊這才本能地回頭望去,那位城隍所說的“回頭路”,早就沒了蹤影。
但是魏昊這一次回頭,還是看到了絕妙的景象。
魏家灣的家宅中,白星帶著小青計算著蓋房的人工用料;灶間瑩瑩正在生火做飯,盤籃中多是洗剝好的材料;左鄰右舍的嬢嬢嬸嬸多有前來幫忙閒聊……
府城中,小陳宅內陳孟男奮筆疾書,似乎是在努力攻讀,一旁獨臂夜叉幫忙磨墨。
五潮縣,汪伏波在“第一學堂”內教授道理,三十六對學員皆是認真聽講。
巢湖風波依舊,洞庭稍顯平安。
一切,都是過往經歷。
一切,都將會成為記憶。
鬼門關前的回頭一望,便是人們死後的最後一眼眷戀。
“呵……”
魏昊長嘆一口氣,如此安逸,如此景緻,再也看不到,該是何等的心痛。
只是,伴隨著這一嘆,魏昊運氣於目,異瞳看穿了陽世陰間,一眼望去,“大野澤”無辜百姓屍骨未寒;淮水之畔,妖魔們重新集結,磨牙吮血,食人為樂。
轉過頭,只見陰間十國之內,國中之鬼錦衣玉食好不快活;四野之鬼衣衫襤褸好生艱難。
每一刻每一個呼吸之間,乃至每一個須臾,都有大量蒙冤的鬼魂消散,最後的一點執念,迴盪在地府。
低頭看去,十幾層地獄層層恐怖,諸多冤鬼跟厲鬼一樣,竟然也永世不得超生。
目及所處,才是真正的悲慘。
魏昊站起身來,口中問道:“冤鬼遭遇不公,閻君遭遇不敬,孰輕孰重?”
只這一問,陰風中頓時散去八百萬鬼卒陰兵,它們皆是掩面而走,唯恐被人瞧見面目。
“我為陽世舉人,於陰間擂鼓鳴冤,凡過境之處,冤鬼夾道歡迎,我與陰差,孰人有功,孰人有過?”
再一問,陰風中有一萬二千大鬼悍卒,都是羞愧難當,只片刻,一萬二千大鬼隱身不見。
“我自陽世而來,踏足‘回頭路’,持五潭縣城隍之印,乃是因為此公早已神滅,緣何再擺鬼門於我面前?”
聽得這番話,有十數個城隍當即慟哭,捂著臉遁走陽間,或是騎馬,或是搖船,一刻也不願意在此停留。
如是三問之後,魏昊緩緩邁步,不知何時,手中寶刀鋥亮,身上寶甲閃爍,他目光鎮定,朗聲道:“既然閻君要擺下這鬼門關讓魏某闖一闖,那魏某也就恭敬不如從命。如此,閻君該有的臉面,魏某也算給足了。”
“……”
“……”
聽到魏昊聲音堅決,有陰司大神狂喜,有鬼將鬼帥擔憂,但那一刻,整個閻羅城內外,都是一片死寂,千萬雙眼睛,都盯著魏昊,屏住呼吸,以待奇蹟!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