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王柄權依舊在皺眉思考:莫非真的有這種神奇的東西,是自己孤陋寡聞了?
……
嚴榮榮,鎮遠將軍嚴軍的小女兒,也是嚴大將軍唯一的女兒。嚴夫人也是有本事,一口氣給嚴將軍生了七個兒子,可嚴將軍卻偏偏喜歡女兒,老天爺對他還算照顧,終於在四十多的時候得償所願。對於這個嚴家唯一的大小姐,全家人都呵護備至,寵溺得緊。
嚴榮榮雖出生在行伍,卻養育在京都,按朝廷的說法是保護將門家屬,讓將士在外作戰可以了無牽掛。可明眼人都知道,還不是存了以家屬作為要挾、牽制鎮邊大將的心思。
嚴榮榮從小一直隨母親生活在京城,直到兩年前才如願去往鎮遠將軍鎮守的北寧。嚴夫人則一直被留在京城,夫妻倆一年都未必能見著一面,之前倒也還好,至少有個女兒留在身邊,現在女兒一走,一個人整天無依無靠。
嚴夫人年輕時,經常陪同嚴將軍南征北戰,立下了無數功勞,她也因此被先皇稱讚為“巾幗不讓鬚眉”,並被授予“鐵梨花”的美譽,但縱使堅強如她,身邊沒了親人,也忍不住時常落淚。畢竟是女人家,外表再強悍也抵不住內心的空虛。
女兒簡直和她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不愛紅妝愛武裝,從小就舞刀弄槍,請來的好些個女紅師父都被她氣走了。文學師父倒是留下了,但也僅限教一些兵法,若想要她像普通女子那般學習《女經》一類的,怕比殺了她還難。
前些陣子收到女兒的來信,說是過幾天要和嚴撼海回京敘職,雖說來去匆匆,可總能見著一面不是,所以老早就安排下人把院落打掃乾淨,自己則親自備了些瓜果點心,坐在院中眼巴巴地等著自己的一雙兒女。
另一邊的嚴大小姐和嚴撼海也是思母心切,火急火燎地往回趕。由於整日在邊疆肆意馳騁,本就性子極野的嚴大小姐竟忘了京中的規矩,直到衝撞了一名小太監才想起這茬。
打小受盡家人的寵愛,造就了她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縱使知道自己理虧,卻也硬著脖子和小太監叫囂了好一陣。此刻被嚴撼海略加訓斥一番,便冷著臉一馬當先地朝她從小長大的府邸走去。
嚴榮榮從小長於京中,小時候沒少去那些個王爺孃孃家做客,由於長得俊俏可愛,娘娘們喜歡得緊,總是和她開玩笑,問她願不願意嫁給自己的兒子。一般這種時候嚴母都會委婉推辭掉娘娘們的“好意”,須知,這種豪門權貴的嫁娶可是關係到權力的爭奪,一旦處理不好,自己老頭子的仕途也就到頭了,稍有不慎,全家人跟著掉腦袋都是有可能的。
那時不滿十歲的小丫頭哪懂這麼多,每次她都會奶聲奶氣地說:“我的夫君,必須是像爹爹那樣的大英雄,以一敵百!”通常此話一出,娘娘們都會忍俊不禁,本來微妙得有些尷尬的氣氛也會一掃而空。
當嚴夫人在寫給嚴將軍的信中提及此事時,讀信的鎮遠將軍總會忍不住哈哈大笑,“到底是我的女兒,嫁人都要嫁得這麼豪氣。”
可是,縱使是久居戰場,見慣了猛人的嚴將軍,也不得不感慨一句:“可惜爹爹用兵打仗僅能以一敵十,這拳腳功夫也堪堪能以一敵幾十,你要找這夫君,怕是萬人中挑不出一個啊!”
沒人會把一個小女孩的話當真,但嚴大小姐卻是認真的,從小到大她的要求從沒變過,要想娶她,先去單槍匹馬斬殺一百敵軍再來。
駕馬一路小跑的嚴榮榮很快便到了自家門口,翻身下馬,韁繩交給早已等候多時的管事,還沒進門,便甜甜地喊出一句:“娘!”
早早就起床等候在院中的嚴夫人,一副故作嫌棄的語氣:“去去去,誰家的瘋丫頭,虧你還記得自己有個娘。”
小姑娘知道自己的孃親在和自己慪氣,上前拉住嚴夫人的衣袖,“榮榮怎麼可能忘記娘呢,這次女兒回來多陪陪娘!”
“當真?”
“當真!”
母親在女兒的攙扶下進了屋,一時間這座冷清的大院變得其樂融融起來。
獨留嚴撼海尷尬地站在原地,好像根本沒人注意到他,所幸門房倒是有眼力見,湊了上來,“少爺,韁繩給我吧,舟車勞頓,您進去休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