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蘇姑娘並不信,每隔一段時間就來鬧一次。”
這位年輕和尚面露無奈,在外人看來或許沒什麼,但唯有寺中人知道,普天下能讓這位功法高深,佛法更高的年輕住持感到無奈的,也只有剛剛那位姑娘了。
這位自上任住持和諸位長老一同圓寂後,頂替而上的新住持,據說乃是活佛轉世。
在住持和長老們仍在世的時候,這位不常露面的小師弟,是寺中罕見的只修法不修功。
之後寺中長老一夜暴斃,老住持臨死前將寺內基業託付給了這位法號“淨空”的年輕和尚。
那時的他不過二十出頭,原本若是繼續循著佛法一路走下去,三五十年後,定會成為名副其實的活佛。
但人生而有情,是人便無法真正捨去七情六慾。
看著師父師叔們圓寂,看著地上仍未乾枯的血跡,淨空終究無法再繼續心安理得地誦佛。
這一夜,他由修法改為修功,由出世變為入世。
世上少了一尊活佛,多了一位金剛。
……
王柄權等人說出自己的來意後,年輕方丈將他們帶到了後院。
和自身名聲比起來,叢摩院的山門小上許多,寺內氣派景象也遠不及幾人路上遇上的其他大寺。
若真論起來,叢摩院也就和王柄權的府邸差不多大。
雖然安康王府也不小,但若在裡面塞上三百個僧人,也就不免擁擠了。
從正門進去直行百步,然後拐彎順著小路再行五十步,便可看見一座大殿,單就這座大殿,就佔去了全寺兩成面積。
殿內佛像林立,正中為常見的五方佛,分別是大日如來佛,東方不動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以及北方不空成就佛。
除了五尊主佛,周圍還有數座菩薩,以及一些羅漢金剛。
繞過大殿,後方便是後院,平常來此上香佈施的香客信徒,一般都不會涉足於此。
當然,若是哪位達官顯貴出手闊綽,一擲千金之下,也可以進到寺廟後院,和寺中長老一同品幾杯新下的茗茶。
眼下王柄權幾人第一次來就可以直接被帶到後院的情況,屈指可數。
淨空被寺中人稱作活佛轉世,自然不是無的放矢,年紀輕輕就能接管住持一職,也不是老住持老眼昏花,而是他確有這份實力。
雖說現在已由活佛變作金剛,但修法時留下的益處還是在的。年輕住持之所以主動開啟寺門,是因為剛才在給寺中僧人講法時,瞥見了來自院牆外的佛光。
這話乍聽之下像是天方夜譚,甚至有故弄玄虛的意思,實則不然。
肉眼凡胎之人,就算把佛光湊到他眼前,都未必看得到,但修行之人卻可在老遠一眼看出異象。
且並非只有釋門如此,道家常說的“紫氣東來”,也是類似的情況。
王柄權等人在年輕住持的帶領下來到後院,一路上透過寺中其他僧眾的反應,他們知道了這位年輕僧人的真實身份。
叢摩院習武,院中自然少不了達摩像,後院便有一殿專門用來供奉達摩。
路過達摩殿時,幾人難免有些好奇扭頭檢視。
達摩像虯髯紅衣,是經典的坐像。
年輕住持見幾人感興趣,開口解釋道:
“達摩祖師開創了中原第一代禪宗傳佛心印,舊時曾在中州傳禪,叢摩院由此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