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這樣的情緒,他闖進移剌楚材辦公的偏廳時,臉色就不好看。兩名胥吏正捧著文書,向移剌楚材彙報什麼,眼看著都元帥怒氣衝衝入來,慌忙退出。
而郭寧找了把椅子一坐,長嘆一聲。
移剌楚材本來有些緊張,擱下筆,看看郭寧的神色,反而放鬆。
他跟隨郭寧,已經有兩年多了,漸漸熟悉了這個草莽雄傑的性格。郭寧真要就什麼事情下定決心,那股壓抑不住的兇悍之氣,簡直能讓人窒息。但這會兒,看他氣鼓鼓的樣子;明顯不是要動真格的徵兆,只不過覺得吃虧了,不高興而已。
外人都覺得,郭寧是滿腦子廝殺的武人,移剌楚材卻知道郭寧胸中丘壑非凡,在這種大政方向上,他其實不用任何人提醒,全然心裡有數,不會行差踏錯。
缺糧既然難免,接下去無非勒緊褲腰帶,吃點稀的,那也不是不能堅持。接下去六月收麥,十月收谷,元帥府下屬那麼多的軍田在,只消這兩茬糧稅正常繳收,總能慢慢寬裕。
當下他有心開個玩笑,緩和下郭寧的情緒,於是道:“宋國放在邊疆的軍隊,是有些可取之處的。最為孱弱膽怯的,其實是他們行在朝廷上下的貴人。如果元帥實在咽不下這口氣,讓汪世顯和梁居實挑幾艘好船,再加上趙斌他們,湊一支兵。然後……”
“然後怎麼樣?”
“然後元帥領著他們,沿浙海南下,衝進臨安,廝殺一通。說不定就能嚇住宋國君臣,讓他們乖乖地交出糧食。”
“嘿!”
郭寧搖頭:“可惜,我在河北的時候,有一次差點被水溺死……貿然出海遠航,實在心慌。”
移剌楚材大笑。
郭寧這話,當然也是玩笑。此前他帶人渡海去往遼東廝殺,那也一樣是遠航了,可沒說什麼心慌的事。
兩人又閒談幾句,移剌楚材取了自家新寫的條呈,向郭寧講述都元帥府在施政方面,應對糧食缺口的手段。他在政務上的本事,確實出眾,洋洋灑灑地一條條解釋下來,郭寧慢慢聽著,時不時確認些細節,漸漸覺得糧食緊張點的日子也不是不能過。
正談到入港,外頭忽然有人輕輕敲門。
“什麼事?”郭寧揚聲問道。
倪一的聲音在門外響起:“啟稟元帥,有遼海軍報。”
郭寧起身出外,拿過文書看了看。倒不是什麼大事,蒙古軍退走之後,附從軍紛紛投降,但也有不少死硬之人不願投降的。比如早前在遼東建國的耶律留哥有個弟弟,喚作耶律廝不,他曾經率部跟隨耶律克酬巴爾,到中都路附近作戰。
蒙古失利以後,他拋棄部下潛逃回北京路。居然趁著兵荒馬亂,憑藉耶律留哥的餘威,給他糾合起一萬多兩萬人。他們隨即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口氣往東,逃過鴨淥江去了。
此等逃人,沒什麼值得關注的。而且事關契丹人,郭寧又不願意當著移剌楚材的面,鬧得太過嚴苛,當下隨口吩咐幾句。
移剌楚材卻忽然想到了一些什麼,頓時精神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