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寧怎麼來了?
尹昌一時愕然,眼看著郭寧微笑走近,又連忙躬身行禮:“參見節帥!”
在尹昌身後兩排文武,都是他麾下的得力干將。
這些人更沒料到這個全沒架子的年輕人就是傳說中的定海軍郭寧。愣了好半晌,才亂哄哄跪拜:“拜見節帥!”
郭寧上前兩步,扶著尹昌,向著其他人笑道:“免禮,免禮,今日我是不速之客。咱們不要拿出公家作派,就當是朋友相見。”
幾個比較重要的部下倒還罷了,一群低階軍官們跟著尹昌時間很久,在濱州當慣了坐地虎,有點不知天高地厚。聽得郭寧這麼客氣,竟然真的都不再行禮,各自起身。
尹昌想要轉身呵斥,郭寧的手掌稍稍一緊:“哈哈,尹將軍,不必那麼見外。”
他走到眾人垓心,往四周看了看,尹昌待要介紹,郭寧已經指了指其中一個英俊漢子:“你是李禾!聽說足下耍得一手好花槍,是濱州數得上的風流人物,哈哈,今日一見,果然不凡。”
李禾笑著應道:“節帥謬讚了,愧不敢當!”
郭寧稍轉身,又指一個年輕人:“看你身側懸掛短刀短劍,必是楊嶽了!我聽說你是濟南府歷城縣人,這趟來此,想必幫了尹將軍大忙吧!”
楊嶽倒是很有分寸,連忙道:“為我家將軍盡心效勞,理所應然。”
“足下則是江瑾,對麼?我常聽鹽路上的夥伴們,傳頌你的刀法。”
一個腰間掛著長刀的壯漢鼕鼕拍著胸膛:“便是我江某人了!”’
郭寧隨手又指幾個武將,一一報了他們的姓名。這些人當然有這樣那樣的才能,但其名望都侷限在濱州一地,與橫行河北山東的郭寧相比,真是天差地遠。
偏偏郭寧提到他們的特長或者背景情況,竟然如數家珍,無一出錯。
待到武將們一個個喜笑顏開,郭寧又向一青袍儒生微微頷首:“足下想必就是張衍一張先生,聽說你是掌管稅賦錢穀的大才……”
儒生惶恐擺手:“不敢,不敢。如來州的晉卿先生那般,方是大才,我不過是替東家算些小賬罷了!”
“哈哈,哈哈,謙虛了,謙虛了。”
郭寧正待再與幾人談說,後頭傳來船伕的叫嚷聲,原來是最前頭一整隊船隻都已經穩穩靠泊,有些急性子的船伕直接把通行的長木板都搭上了,正用船槳鼕鼕地敲著船舷,催促岸上的壯丁趕緊上來搬運。
郭寧竟如此熟悉己軍人物,這給尹昌帶來的驚訝,遠遠超過部下們。他直到這會兒才從驚訝中掙出,又怕那些粗人在郭寧面前說出不該說的言語,連忙催促他們:“趕緊帶人搬運,莫要誤事!”
一行人當即領命,也不向郭寧告辭,直接就散去了。
尹昌嘆了口氣,向郭寧道:“節帥勿怪。我這些部下,魯莽慣了,不懂什麼禮節。”
郭寧全不介意地擺了擺手:“我也是草莽間起家之人,咱們何必在意那些瑣碎?”
兩人站在原處看了看碼頭忙碌。尹昌又道:“節帥遠來,不知會不會疲憊?不妨去我營裡,容我置辦些飲食,稍稍招待?”
“啊,不必,後頭那幾艘船,有點要緊,我得看著點。”
郭寧隨口應了句,往後頭高坡走了兩步,繼續眺望。
尹昌覺得有些奇怪,但也只好陪著。
兩人寒暄了幾句,尹昌沒話找話,誇讚道:“以節帥的威名,居然對我濱州彈丸之地的文武如此瞭解,又禮賢下士如此,實在是山東地方的福氣。”
郭寧連連搖頭:“哪裡,哪裡,我之所以瞭解濱州豪傑的情形……尹將軍,你可知道這其中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