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維安找來曾賢,商量先前所說的“英雄救美”的計劃。
次日,易鍾靈帶著語蘭外出,途中遭遇“綁架”。
“綁匪”放走語蘭,讓她帶話回去準備鈔票,而且只准許一個人帶錢贖人。
語蘭回來將事情告訴家人,席維安聽了立馬拿著錢孤身前去救人。
救人過程中, “綁匪”對著席維安一頓拳打腳踢之後才拿錢離開。
這件事情之後,易鍾靈跟席維安的關係得到質的飛躍。
然而不久之後,一個男人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和諧。
聽席維安說,南京方面派了一箇中央密查組來上海,說是來整頓上海經濟的。然則知曉內情的人知道,這是政府派來對那些對政府徵收軍餉不滿的商人做“思想工作”的。
而這些商人的中的核心人物便是易興華。
易興華多次組織商人隊伍對上面的經濟政策提出抗議, 甚至宣揚大家要勇於維護自己的公民權利。
席維安勸易興華好好經商不要再參與政治,否則全家都會陷入危險之中。
“我對政治不感興趣, 可我不能無視他們這麼胡搞。
他蔣介石的部隊一個月要兩千萬的軍費, 從大商鋪到小攤販,連蒼蠅腿都不放過,層層盤剝。
拿了錢不用來搞經濟建設,也沒用在改善民生上,卻用來討好各路軍閥,換取他們的忠誠。
我們這麼做也並不過分,只是希望他們能降低軍費,給老百姓一條活路。”
席維安很生氣,
“可你這樣就是摻和政治!
父親,你還沒有意識到你現在乾的這些事情到底有多危險嗎?”
易興華的確是沒有意識到,
“這生意場上有來有往,光讓我們出錢,連問都不能問了嗎?”
席維安畢竟是軍政中人,知道易興華再這樣下去會招來怎樣的禍事。
“父親,您太固執了!
您去看看,大街上大多數人不識字。他們只關心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穿暖意, 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公民權利, 更不用您出頭去替他們伸張正義。
您再這麼搞下去,是將自己乃至整個家族都置於危險之中。”
唐鳳梧在一旁聽了許久,對這些話有自己的見解,開口道:
“你說的沒錯!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現在中華民國大多數人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他們不識字,不懂得國計民生,更不關心那些世界局勢。
也正因如此,國民政府就更應該推動教育,啟發民智。
不應該以此為藉口,來剝奪他們的知情權。
司令你心裡應該清楚,伯父是有權力向蔣委員長髮出質疑,也有權力知曉這些錢的去向。”
道理誰都會講,可現實往往是背道而馳的。
如果政府是個心繫民生的政府,他們怎麼會想不到這些。
席維安雖然不是幾個大字,這些道理他還是懂得的, 但也更懂得現實的殘酷。
“我不管這些狗屁權力,我只關心這家人的安危。父親如果固執己見, 執意與政府對抗, 早晚會惹禍上身。”
易興華不以為然,
“怎麼著,他們還想殺了我不成?”
席維安冷言,
“也不是沒有可能。雖然不會公然對你怎麼樣,但不代表暗地裡不會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