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星主。
林軒對於自己星球的感知,是可以做到完全監控一切的。
也是因為這個特性,他察覺到了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那就是每製造一個新的火種生命,星球的總體積就會縮小一絲,這個縮小體積跟分離出來的金屬相等。
單個並不算多。
畢竟他的星球先天直徑99公里,蘊含的金屬總量很驚人,分離出來的一個火種生命需要的金屬比起來,只是九牛一毛。
可要是累計下來,卻就非常驚人了!
而且想到星球損耗,他還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他的星球因為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生命體系,缺失了星球的自主成長能力,也就是沒有發展壯大的潛力!
這個世界的覺醒星球。
是可以透過外在條件自我成長的,覺醒時的先天直徑更多隻是潛力,決定著轉化出來的能量,還有未來發展文明的等級。
但未來的具體直徑,是可以透過後天影響的。
這個影響是星球本身孕育出的完整生命體,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反饋生命本源給星球,兩者相互相哺促進星球體積不斷成長。
否則先天覺醒的幾十公里直徑星球,如何培育完整文明,尤其是修仙者文明,那可是飛天遁地的超級力量體系。
幾十公里的小不點星球,能有多少靈氣儲備,能孕育多少天材地寶,又可以養活多少個強大的修仙者呢?
幾十公里直徑算起來。
開個大點的放養牧場都夠嗆吧。
養育整個修仙文明。
這想想就好了。
先天直徑之所以重要。
不是因為它本身夠大,而是先天直徑越大,在覺醒期時可以轉化出的能量等級就越高,未來可以孕育的文明也厲害。
但未來的星球直徑多大。
跟先天直徑雖然有一定有關係,可也不是絕然的一個關係。
有些財力雄厚的星主,哪怕文明等級低過其他星主,但只要願意下血本下去發展生態,不去攝取,一切的生命本源反饋都給星球,那麼他的星球直徑,就有可能比高階文明的星球直徑要大。
在這個世界的教科書上,就有著一例這樣的記載。
一個養殖界大亨,他的文明等級只是中等,轉化的能量只是稀薄的魔氣,可在他的重金投資下,硬生生把星球直徑推到了有史以來前十,超過了絕大部分更高階文明的星球直徑。
藉著超大直徑的星球打造養殖場,曾一度佔據整個肉食市場。
至於怎麼投資。
其實也非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