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人不見啦!”
“啊?小主人不見啦?小主人呢?你們快找找啊!”
“小主人一定是等不及我們,自己去另外的地方辦大事了。”
“唉,都怪我,都怪我祖父!”
陶丫望著緊閉的洞門,懊悔不已。
“陶丫,這裡有塊布片。”
“丫丫,同學們,來日方長,我們有緣再相見!”
“小主人!”
陶丫跪在地上,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三月的邑國鳳城春意盎然,護城河邊柳樹發芽,小草泛綠。
一大群孩童在古城牆上游玩,他們放飛風箏,嬉戲打鬧,盡情享受春日的美好時光。
“看,那裡有一個傻子!”
“不,那是一個要飯的!”
“對,他一定是個叫花子!”
幾個孩子趴在城跺上,伸出小手,對坐在護城河邊椅子上的一個人指指點點。
那個人頭戴一頂油膩膩的皮帽,身穿一件髒兮兮的灰色舊長袍,身邊放著一個藍色粗布大包。
“孩子們,你們不能這樣說,要尊重老人,懂嗎?快下來,那樣危險。”
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婦女邊說邊過來把孩子們從城垛上拉下去。
“端木頭家,真是不好意思,要您親自照看孩子們。”
“端木頭家,我們請您來,是想讓孩子們認識認識您這位大善人。”
“然也,這些孩子們要是沒有端木頭家的捐助,不知道還能不能活下來呢。”新
“所以我們組織這個活動,就是要讓孩子們懂得感恩,知道是誰給他們第二次生命,是誰為他們的成長創造這麼好的一個環境。”
幾位師長模樣的女人過來一起把孩子們從城牆跺上拉下去。
“老師們,你們辛苦,孩子們能夠健康成長多虧有你們無私的付出,我代表兒童福利館掌事會向你們表示感謝。”
那位被老師們稱為端木頭家的婦人嘴上雖然回應著大家,但眼睛總是時不時望向那個坐在護城河邊椅子上的人。
那個人雙手攏在長袍袖子裡,弓腰蜷身,似乎這春日暖陽也不能趕走他身上的寒冷。
“端木頭家,那個人可能真的是個要飯的呢。”
“我們端木頭家就是個大善人,見到可憐的人總會心生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