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星河透過星際躍遷門到達帝國星的第四天,驥榮欣月小隊到達君臨城的第七天,聯邦位於帝國星的躍遷基地被關閉的第十一天。帝國開放了一個位於帝國星的躍遷基地給聯邦,讓聯邦一時之間摸不著頭腦,但又不能不去。
該躍遷基地位於帝國星某大洋之中的孤島,這是聯邦在到達該基地時,唯一能夠得到的資訊。之後,依照之前從帝國反抗軍處得到的相關情報,聯邦透過觀測確定了孤島所在的精確座標——距離君臨城一萬兩千三百七十五公里,幾乎可以說是在帝國星對向的兩側。
以聯邦所擁有的技術,想要跨越這一萬多公里的距離很簡單,但當這段距離是在被帝國掌控的帝國星時,難度堪比聯邦在一百年前從蔚藍星登陸異星。
才接手了聯邦總統權力的李安邦,此時雖然還在從蔚藍星前往異星的航程上,但卻已經接手了聯邦位於異星的所有軍事單位的最高指揮權,和他之前擔任總司令的時候相比更上一層樓,因為這其中還包括了原本屬於星月的那些資源。
】
最後一點,是李安邦能夠接手相當於‘聯邦皇帝’的權柄,最為核心的幾個原因之一。在星月前往帝國星之後,相應的許可權自然落在了驥星河的身上,而在驥星河前往帝國星的時候,李安邦的那個問題,之所以讓驥星河沉吟了一些時間,就是因為在驥星河要在去之前,將星月的許可權留下來。
劉勉拿不住,楊安泰拿不了,唐喬、戴維斯這些人,並不能得到驥星河的全部信任。蘇河、沉木,拿了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反而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危險,所以只能給李安邦他們父子三人。
這也是類似於李安邦、屠遠、楊安泰這樣的人,一直都不會擔心驥星河權勢越來越高的原因,躥升的太快了,基礎過於薄弱,只要失去了星月的幫助,那就是無根之萍。
李安邦非常的果斷,完全不去計較什麼得失,派出了大量的智械進入被暫定為‘火種’的躍遷基地之中,並在第一時間讓這些智械向外擴散。
事實上,這些智械都是由星月製造的,在之前本就不屬於聯邦的指揮序列,聯邦甚至都不知道這些智械的存在,只是在確定星月存在之後,進行了一些預測分析。
可當李安邦拿到了星月的許可權之後,聯邦才發現他們終究是低估了星月,太多了,太全面了,能夠適應海陸空環境和太空環境的都有,說明星月早就在做進攻帝國星的準備了,不然的話,主要基地在異星和鎮星環的情況下,為什麼要製造能夠在海中行進、作戰、偵查的智械呢?
當然,也有可能是為了蔚藍星的海洋環境做準備。
既然不用耗費聯邦的資源,而且數量繁多,李安邦用起來就一點都不心疼了。
然而並沒有效果。
也不知道帝國投入了多少資源,準備了多長時間,所有從孤島基地被派出去的智械,無論是從海洋還是天空向外擴散,都會在離開一定的距離之後突然中斷連線。
即便是設定了偵測一定距離之後就自行返航的功能,也沒有哪怕一個智械能夠給聯邦帶來有效的情報,真的就像是石沉大海一樣。聯邦使用各種通訊裝置捕捉通訊訊號的嘗試,無論是聯邦的還是帝國的,都沒能得到任何反饋。
帝國‘送給’聯邦的火種基地,更像是一個禁區,這其實很合理。如果沒有徹底隔絕這一基地的能力,帝國怎麼敢輕而易舉的把這個躍遷基地交給聯邦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帝國就是想要讓我們為了支援先遣軍,而不斷的投入能夠被它們輕易殲滅的力量。雖然現在損失的都是無人裝置,可如果我們要繼續的話,就必須要投入由人來操作的武器裝備,在我們幾乎沒有情報的情況下,這種持續投入……”
“驥司令到達帝國星已經超過七十二個小時了,他們在君臨城的戰鬥是否已經……結束,我們並不能確定。所以我們認為,應該先嚐試和帝國反抗軍取得聯絡,這或許比我們想要和先遣軍基地取得聯絡要容易一些……”
各種聲音在李安邦的耳邊響起,他也需要這些聲音來提供有效的建議,幫助他做出正確的決策。
但還沒等到他有一個結論,一艘巨輪從帝國星的海洋上,以六十節的航速駛向了聯邦的火種基地,在它進入聯邦的攻擊範圍之內時,聯邦卻並未對它發動攻擊,因為聯邦並未偵測到這艘巨輪攜帶武器裝備。
雖然有攜帶核武器的可能性,但考慮到火種基地是帝國‘送給’聯邦的,這種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隨著距離的接近,聯邦發現了更為怪異的資訊,這艘行駛狀態的巨輪正在不斷的向海洋中投放線纜,看起來就像是聯邦在蔚藍星的海洋中,佈設海底光纜一樣,只是過程非常的隨意,完全沒有對線纜進行什麼保護措施,似乎只是要提供一條臨時性質的線纜一樣。
當巨輪行駛到火種基地所在孤島的港口時,聯邦派出的機器人在第一時間登船,並確認那條線纜就是用來提供通訊功能的。
相關環節迅速被打通,透過持續開啟的星際躍遷門,李安邦接入到了由帝國提供的通訊頻道。
沒有武帝三世的聲音,沒有艾達康的聲音,無聲的畫面內容是變成了廢墟的君臨城,視角位於空中。
這是什麼?
聯邦的疑惑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畫面中就出現了已經失聯了超過七十二小時的冠軍侯,但和之前不同的是,冠軍侯的腳下並沒有星河號了,而是踩在帝國星君臨城的大地之上,在驥榮欣月小隊的四架機甲,以及看起來似乎完好的四百架‘將軍級’機甲的拱衛之下,出現在了畫面之中,位於空中的鏡頭被快速拉近,聯邦看的更真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