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星河面對距離他最近的那架親王甲,勢如破竹一般的擊破,在所有人和所有猩猩看起來,都是理所當然的。
但同樣的是,在所有人和所有猩猩看來,這都是他最後一次的理所當然。
至少在今天這場戰鬥中,是這樣的。
因為驥星河的平山海,會被艾達康的氣所阻擋,就算是那些親王甲已經被核爆損壞了關於氣的防護屏障,驥星河也不可能像是他面對常規級帝國制式機甲一樣,亦或是之前被三大獨立團以甲換甲、以命換命造成損傷的近衛營公爵甲一樣,完成勢如破竹的擊破了。
沒有了平山海,親王甲所擁有的戰力,就能夠給驥星河帶來致命的威脅。
但星河小隊還是不顧一切的選擇了衝鋒,忘卻了生死的他們,其實還有兩個機會。
第一個機會來自於親王甲此時的分散狀態。在驥星河擊破了這架親王甲之後,艾達康手下的親王甲只剩下二十三架,其中只有十一架是跟在它身後向著驥星河發起衝鋒的。
另外的十二架親王甲,並沒有聚集在一起,而是從不同的方向以驥星河為中心點發起衝鋒。以驥星河、艾達康即將遭遇的戰場為中心點,十二架帝國親王甲所在的位置,就相當於是六芒星的五個角所在的位置。
與之相對應的,是十一架機甲已經處於集結狀態的星河小隊,他們在六芒星的一個角上。
所以羅維奇、韓力才會做出了相同的決策,他們要截擊的目標就是那些處於分散狀態的親王甲。以他們所擁有的戰力,完全有機會擊破至少五架親王甲,把雙方的機甲數量或者說是戰力水平,儘可能的拉至相同的程度。
如果艾達康放棄追擊驥星河,選擇集結全力來殲滅他們,那他們的戰術意圖同樣能夠實現。剛才都沒有拋棄他們的驥星河,在被他們解放了戰力之後,又怎麼可能拋棄他們呢?
只要他們能夠撐過最兇勐的一波攻擊,驥星河就能夠以更高的效率,把雙方的戰力拉至同一水平。
另一個機會則在於艾達康。
眾所周知,艾達康是驥星河的手下敗將,雖然當時雙方是卸甲戰,而且驥星河打的非常艱難,在戰鬥中產生的傷勢,足以讓普通人死十次以上。而這一次,艾達康不僅駕駛了它上一次放棄使用的帝王級機甲,還有十一架親王甲作為幫手。
但驥星河畢竟是驥星河,艾達康真的敢直面驥星河嗎?
如果艾達康想要用十一架親王甲來消耗驥星河的氣,那驥星河的機會就來了。如果艾達康放棄驥星河,轉而衝向亡命狀態的星河小隊,驥星河的機會就更大了。
就算是星河小隊全軍覆沒,對於韓力等人來說也是值得的。
當戰場上只剩下驥星河跟艾達康的時候,他們堅信最後活下來的一定是驥星河。
而後,帶著獨立團和蔚藍獨立團,打掉帝國在異星的最後一個躍遷基地,取得一場普天同慶的勝利。
亡命衝鋒的星河小隊,其實心存希望,但這希望和他們的生死無關,只和勝利有關。
八十億人類的歡呼聲,會成為星河小隊最榮耀的輓歌!
他們在衝鋒的過程中,一直關注著驥星河那邊的情況。
解決掉了那架親王甲的驥星河,所做出來的選擇完全在他們的預料之中。
沒有撤退,而是直接迎著艾達康以及十一架親王甲繼續衝鋒,這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卻是星河小隊的那兩個機會,能夠實現的最關鍵前提。
驥星河如果選擇撤退,艾達康絕對會毫不猶豫的帶著十一架親王甲轉向,正處於全速衝鋒狀態的星河小隊,別說是撤退的機會了,他們連規避的機會都沒有。
戰鬥一觸即發之時,韓力等人注意到了讓他們驚喜的一幕。
駕駛著帝王甲的艾達康,原本位於十一架親王甲的最前面,它的機甲速度比之親王甲更是快了一些。可它並沒有第一個出現在驥星河的面前,而是在雙方遭遇之前的第三秒突然減速。
它避開了,它不敢直面驥星河。
它沒有獨自轉向星河小隊,它不敢讓十一架親王甲直面落單的驥星河。
它沒有帶著十一架親王甲轉向星河小隊,它不敢讓驥星河出現在它們的背後。
它怕了!
佔盡優勢的艾達康竟然怕了,這給亡命狀態的星河小隊,帶來計程車氣提示是難以用文字來形容的。對於這場戰鬥最直觀的影響在於,星河小隊的兩個機會看起來同時出現了,而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抓住這兩個機會之中的第一個。
除了星月之外,所有人和猿人的注意力,全都從驥星河的身上轉移,集中在了他們需要面對的三架親王甲身上。
這三架親王甲的間距都在一百米左右,並在衝鋒的過程中不斷縮小。它們發現了星河小隊以它們為目標正在進行的衝鋒,並且能夠確定雙方按照此時的衝鋒方向,必然會提前遭遇的時候,就在第一時間完成了轉向。
這是出乎了星河小隊意料的選擇。
因為它們此時的衝鋒方向,跟驥星河所在的位置呈直線,和艾達康所在的位置同樣是直線。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它們想要儘快到達驥星河身邊參與圍攻,就不應該轉向。在此時驥星河已經無法撤退的情況下,有了它們的加入,驥星河的九死一生就極有可能變成十死無生。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如果這三架親王甲選擇犧牲,那星河小隊想要擊破落單親王甲的戰術意圖,就會在擊破它們之後被強行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