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的一方平均時速兩百公里,追擊的一方平均時速兩百三十公里,雙方之間的初始距離是五公里。
問,追上需要多長時間?
這是一個小學生們都能夠回答出來的數學題,又是絕大多數成年人都沒法做出來的選擇題。
但韓力顯然是極少數人之一,他在傑克森、羅維奇都沒能做出決斷之前,就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遞交了申請。
剛剛還沉浸在歡樂之中的聯邦眾神山戰區指揮中心,就像是六月飛雪且夾雜著人頭大的冰雹,人們熱切的心被冰封之後又被砸碎。
好冷啊,冷的血液都凝固了。
好疼啊,疼的眼眶都紅了。
“繼續撤退。”
楊安泰的聲音響起,一句一句的說著。
“優先機甲。”
他沒有在這個關鍵時刻詢問參謀們的建議,而是下達了對於很多人來說很殘忍的命令。
眾神山戰區要給帝國施加壓力,就需要同時派出三大獨立團參戰。但三大獨立團卻不僅僅是由機甲戰士組成,類似於猿之隊需要金道勝、老狗的裝甲車提供火力補充,還有通訊保障車等等配置,四大獨立團之前一直都是比獨立團更全面,直到獨立團被驥星河帶著去了六號基地。
此時楊安泰的命令,無疑是讓三大獨立團的九百一十三架機甲,放棄和他們並肩作戰的兩千三百七十六人。
兩千三百七十六人,真的很多了。
沒有人質疑楊安泰的命令,所有人都很清楚在眾神山戰區高低起伏不平的地形中,那些載具的速度很難比得上機甲。
如果機甲逃不掉,那這兩千三百七十六人也不可能逃的掉,與其全軍覆沒,還不如棄車保帥。
應該能拖延一些時間吧?
楊安泰的兩條命令被迅速傳達,並由相關的參謀和各級軍官們進行詳細補充。
比如繼續撤退這條命令,往哪個方向退?什麼時候變向?火力支援什麼時候就位?是否會產生重疊以至於出現誤傷等等……
楊安泰可以只說四個字,但具體執行的時候卻遠遠不止四個字。
特別是優先機甲這四個字,根本就沒有提到兩千三百七十六條人命,但命令真正被下達的時候,卻不僅僅是讓他們去送死,還要讓他們用自己的血肉鑄成多道必然脆弱的防線。
火力支援的命令無需楊安泰下達,在三大獨立團發現了帝國皇家機甲近衛營的時候,就有相關人員基於相關預桉和自身許可權,開始對三百架公爵甲進行阻截。
效果並不好。
帝國皇家機甲近衛營的強大之處就在於三百架公爵甲,而公爵甲的強大之處就在於鎢鋼合金打造的機體。
就算是被搭載常規彈頭的導彈直接命中,機體無損的可能性也很大,身處於其中的帝國猩猩還能繼續戰鬥的可能性同樣不低。
但想要命中在地表以平均時速兩百三十公里奔行的機甲,而且還是在塵暴覆蓋的區域之中,難度何其之高啊。
無法精準命中,就無法對公爵甲造成有效傷害,眾神山戰區投入的火力支援完全可以說是在打水漂。
除非是使用核彈頭,不然的話,火力支援就不存在能夠改變局勢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