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爆天星!”
參水猿號宇宙戰艦裡,有人在軌道空投武器成功命中並引爆時,喊出了一個名稱。
洗地這個代號,其實很適合這種武器,但洗地一詞並不能展現出驥星河在這種武器的幫助下,所能夠展現出來的強大戰力。
自然而然,就需要一個新的代號。
大地爆裂,驥星河所駕駛的星月從天而降,很多聽到這個名稱的人,都覺得非常合適也非常合理。
看著星月的作戰視角中,兩架侯爵甲先後被擊破,所有人都覺得沒有問題。
看到一架落單的公爵甲,在遭遇驥星河的五秒之內被擊破,所有人依然覺得沒有問題。
但當人們發現,驥星河竟然給韓力留下了一架大將軍甲,一架公爵甲,而且這兩架帝國機甲相互之間的距離極近,地爆天星產生的塵暴又快要散去的時候。
都覺得有問題了,問題還很大。
為什麼要換甲?
當畫面定格在兩架發起衝鋒的帝國機甲身上時,參水猿號上不知道有多少艦員,有一種直接從戰艦跳下去,進入塵暴中幫忙戰鬥的衝動。
地爆天星因為干擾裝置的成功啟動,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再使用了。
因為地爆天星的關鍵不在於地爆,而在於天星,再準確一點來說是在於其中的星,驥星河的星。
通訊被幹擾,驥星河失去了遠端操作星月的能力,韓力獨自一人兩甲,完全看不到能夠打贏的希望。
韓力那架啟動了戰神模組的機甲,能有被驥星河遠端駕駛的星月能打嗎?
在今天之前,或許有人會因為1.5秒的操作延遲而這樣認為,但此時此刻,所有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所以,到底為什麼要啟動通訊干擾裝置,還要讓韓力換甲啊?
人們想不明白原因,也沒法跳下去幫忙,甚至是在短時間內根本看不見塵暴中的戰鬥。
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即將獲得勝利的五號基地機甲軍團,分出部分兵力去支援、接應,順便殲滅那些被神罰之光影響到的帝國機甲。
在和帝國常規機甲軍團的作戰中,九十三架斬山沒有再出現折損,效能堪比帝國侯爵甲的斬山,雖然只能被他們發揮伯爵甲的戰力,但在以多打少的戰鬥中,又只需要面對常規級的帝國機甲,整個戰鬥過程完全可以用碾壓來形容。
他們逃回來之後的第二場戰鬥,同樣是碾壓。
帝國貴族機甲兵團的一百五十三架機甲,除了去追擊驥星河、韓力的一架大將軍甲、兩架公爵甲、五架侯爵甲之外,剩下一百四十五架機甲之中,能夠儲存一定戰鬥力的只有十九架,能夠被及時修復的不過二十九架。
雖然這四十八架帝國機甲多是伯爵甲,單位的戰鬥力在理論上要比駕駛斬山的聯邦機甲戰士更高,可它們的數量太少了。
在聯邦的遠端火力轟擊之下,它們沒能集結成有效陣型,就已經被九十三架斬山給衝散了,而後就是聯邦機甲戰士們最擅長的以多打少。
但負隅頑抗的帝國機甲戰鬥力很強,短時間內很難完成殲滅。
“將軍,我建議下令讓他們不顧損傷,儘快結束作戰,而後進入塵暴區域進行支援。”
一名參謀在參水猿號中用激動的語氣,說出了讓人心中發寒的話。
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用那些斬山甲內機甲戰士們的命,去換韓力的命。
也就是說,他認為韓力的命更值錢,或者說韓力的價值更高。
十幾位精銳機甲戰士的生命都比不上韓力的命,聽起來已經違背了聯邦一直以來宣稱的人人平等,卻沒有人當場反駁。
因為在戰爭中,從來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人人平等。
他們這些一直留在參水猿號宇宙戰艦上的人,在這場戰爭中需要面對的生死危機,遠遠低於那些在前線上作戰計程車兵們。
這一戰中已經犧牲了超過四千名士兵,他們和他們一樣都是人,但卻要因為他們下達了死戰的命令,所以用血肉之軀去和帝國機甲戰鬥。
完全可以說,他們掌握了那些士兵們的生死,那些士兵們卻掌握不了他們的生死。
怎麼可能人人平等?
怎麼能人人平等?
沒有人辯駁,是因為所有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屠遠又怎麼可能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