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導彈來對付機甲戰士很常見,但用大量中程導彈來對付一個機甲戰士的畫面,在機甲戰士出現的近二十年時間裡都是屈指可數。
“導彈型號為帝國2075b超音速中程導彈,最大射程2500公里,最大巡航高度160公里,命中精度為50米,最大巡航速度2.27馬赫, 目前巡航速度為1.93馬赫,預計打擊時間三十六分三十二秒,數量為……一百枚。”
這個數字讓很多人都為之失聲。
事實上,對於這場持續了二十多年時間的戰爭而言,一百枚中程導彈完全可以用九牛一毛來形容,一場區域性戰爭使用的導彈數量,都有可能超過這個數字。
而所謂的超音速導彈,在異星上其實很常見, 蔚藍星上的很多速度達不到超音速的導彈, 放在異星上使用的時候都能夠輕而易舉的超音速,這是異星的大氣環境決定的。
但當這一百枚導彈的攻擊目標,只是一名機甲戰士的時候,就足以讓所有人震驚了。
不過大家都能夠理解帝國的這種行為。
帝國2075b型超音速中程導彈,是在2075年第一次出現在異星戰場上的帝國導彈,根據估算,這種導彈的單枚造價不低於一千萬聯邦幣,換算成帝國的資源理論上可能會更少,因為帝國是封建帝制。
一百枚大概就是十個億。
而在這場追擊戰中被驥星河擊破的帝國機甲,單架的造價根據估算至少相當於三千五萬聯邦幣,這是常規級帝國機甲的造價,貴族機甲更貴。
全面升級之後的星月,總造價換算下來就超過了1.2億。
總計191架,不考慮其中貴族機甲的造價會更高,按照常規級帝國機甲的造價來計算, 也已經超過了66億。
已經打沒了66個億, 還有價值至少四十億的機甲兵團會被摧毀, 再多加十個億的投入又有什麼問題呢?
“如果這些導彈砸在我們地面部隊的頭頂上……”
有很多人感覺到慶幸,帝國的錢並不是無窮無盡的,這邊多花了一些,其它地方肯定要少花一些。
雙方科技水平接近的情況下,戰爭打的其實不是兵力,而是錢,嚴謹一點來說是資源。
誰的資源多,誰的火力就會更兇猛。
面對數之不盡的導彈時,再多的地面兵力都是白給。
“我們能夠進行攔截嗎?”
“我們攔截不了,需要申請更高的許可權支援。”
心月狐號宇宙戰艦的戰情中心內,相關人員已經聯絡上了南天門空間站的總指揮中心。
“方案有三個。”
時間雖然還有三十多分鐘,但已經非常緊迫了,南天門指揮中心在第一時間拿出了三套方案。
“第一,立即進攻追擊驥星河少校的帝國機甲兵團,它們必然擁有對這些導彈進行精確制導的能力,只要打掉了它們,以驥星河少校機甲的最高時速,完全可以避開所有的導彈。”
“說說這個方案的問題。”
“我們暫時沒法確定該帝國機甲兵團, 到底是透過什麼技術手段來進行精確制導, 如果是那架侯爵級的帝國機甲,我們的空中火力打擊, 很難保證擊毀它。”
“說第二個方案。”
“第二個方案是啟動全面攔截程式,我們可以抽調三艘宇宙戰艦提供支援,並啟動四座可以實施攔截的隱藏導彈發射基地,經過計算,攔截率只有92%。”
“說說這個方案的問題。”
“會暴露我們的導彈發射基地,而且我們不確定這一百枚帝國導彈搭載了什麼樣的彈頭。如果是之前出現過的子母高爆彈頭,即裝配有200枚小口徑的高爆炸彈,結合其自帶的制導系統,能夠對精確打擊目標方圓一公里範圍內,實行二次精確打擊,命中率極高。如果沒能攔截成功的話,驥星河少校的犧牲率很高。”
“這兩個方案同時進行呢?”
“可以同時進行,但問題的根源我們無法解決,即我們無法保證徹底毀掉帝國機甲兵團的精確制導能力,無法保證攔截所有的導彈。”
“第三個方案。”
“讓心月狐號強行降落,帶著驥星河少校離開。”
“問題。”
“問題是帝國機甲兵團和驥星河少校的距離很近,它們有導彈發射車,有侯爵級機甲,有伯爵級機甲,心月狐號強行降落的話,很有可能會遭受致命打擊。”
心月狐號宇宙戰艦裡面是有機甲戰士的,但在塵暴消散他們支援而來時,卻沒有降落派出機甲戰士幫助驥星河打團,就是因為這一點。
能夠用火力來解決問題,為什麼要讓機甲戰士們去拼命呢?
無論是機甲的造價,還是機甲戰士們的生命,都要比火力攻擊時使用的短程、中程導彈更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