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前面的包衣兵還是後面的八旗兵都亂做一團,為了避讓維新軍的炮子有就地臥倒的,有趴在死去同伴屍體下的,也有到處跑的,衝鋒隊形隨之一滯。
“衝上去,衝上去!”
“不要怕,越害怕那炮子越是打你!”
“都統有令,後退者斬!”
帶隊衝鋒的左領、驍騎校有不少曾經參加過對準噶爾和回部的戰爭,經歷過大場面,深知此時只有毅無返顧衝到敵人陣前才能減少傷亡,倘若此時被敵人炮火嚇阻不敢前進,那等待他們的將是更多的炮子。
後方督陣的達哈齊已經做好損失數百的心理準備,因此面無表情的揮了揮手,親兵隊立時上前準備執法。
“衝啊!漢人,膽小如鼠,近了他們的身,他們就會跑了!”
一名左領奮力抄起軍旗當先朝驛道衝去,其身披雙甲身形高大如鐵塔般,立時帶動周圍八旗兵咆孝向前。
前方混亂的包衣見狀也由不得思考,紛紛從地上爬起向前發起吶喊式衝鋒。
周遭炮子不斷落下,不住有衝鋒的八旗兵和包衣中炮倒地,泥地上到處都是殘肢斷臂,一些地段更是如屠宰場一般。
終於,付出兩百餘人的傷亡後,八旗兵終是衝近維新軍部署在外圍的防禦工事,從中撕開一條口子,旋即蜂湧而入。
達哈齊見狀大喜,下令騎兵準備出擊,卻不是砍殺對面的那些偽軍,而是如同驅趕羊群般將他們往後方攆,如此能讓維新軍變得更加混亂,直至全線崩潰。
這一招,當年對付明軍時屢試不爽。
往往幾個八旗兵就能把幾十、上百,甚至幾百明軍攆得鬼哭狼嚎。
只是前方傳來的銃聲讓達哈齊意識到離勝利還早著。
“放!”
嚴陣以待的維新軍槍手一排排的列在半人高的木牆後,朝湧上來的關外八旗兵輪番放銃。
最前邊的火銃兵藉著木牆的掩護迅速放完手中火銃,急急退後裝填彈藥,第二排接著上前轟擊。
緊張的戰鬥以及刺耳的銃聲中,槍手們己經聽不到軍官們的喝令,只是憑藉著本能還有平時嚴格的訓練,不斷的射擊、退下,然後再次上前射擊。
第二軍裝備的火器是舊式火繩槍和新式燧發槍各對半,炮兒溝駐紮的這一個團就有360杆燧發槍,該槍無論是射速和威力都比火繩槍更快更強,因此被團管帶江華全部裝備在一個營。
密集的銃聲讓突破外圍防禦的熊嶽八旗兵們苦不堪言,由於突破口後面的驛道過於狹窄,導致他們不僅要承受正面維新軍的槍擊,還要承受兩側山坡上的火力。
剛剛躲過炮子的八旗兵和包衣們只得硬生生的用身體去承受四面八方而來的打擊,儘管盾牌支得老高,還是有不少士兵被銃子無情擊倒。
攻在前方的即便身披雙甲也無濟於事。
更要命的是維新軍從坡上將一塊塊方形的藥包點著火扔了下來,頓時山口響起比火炮發射還要震耳的爆炸聲。
同維新軍密集的銃聲相比,八旗兵的“嗖嗖”箭聲聽著軟弱無力的很。
時間持續了半柱香後,突進來的八旗兵也好,包衣兵也好,都下意識的回身往後方跑去。
他們頂不住。
後方觀戰的副都統達哈齊眉頭緊皺,終是意識到他也小瞧了這些關內來的漢人偽軍,不管是裝備還是戰鬥意志絲毫不弱於他麾下的八旗。
再這樣打下去,除了讓勇士們無謂犧牲,沒有任何意義。
果斷傳令收兵,一面仔細觀察維新軍陣地,一面派人向盛京將軍弘晌求援。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