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柱這邊更不明白,但還是老實讀了起來。
結果讀了幾遍,都不能完全讀出,不是發音奇怪,就是不順。
“六”這個字的發音聽起來像“niu”,而不是“liu”。
“好了,”
賈六讓保柱別讀了,又叫他喊幾個滿洲出身的侍衛進來。
同樣也是讀這個“666”,結果無一例外全部讀成了“niu”。
賈六點頭讓侍衛們都下去,之後若有所思狀。
二柱瞧著越發困惑。
賈六也沒解釋,只將一道摺子丟給栓柱。
栓柱拿起來看,發現摺子是湖北巡撫鄭大進上的,說是興漢軍攻佔荊州時大肆屠殺城中滿蒙旗人,有的旗人被捉後害怕被殺便冒充漢人,學湖北腔應付盤查,結果興漢軍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城內百姓進出城門都要念“六百六十六”後方能進出。
結果大批冒充漢人的旗人因為發音問題被殺。
鄭大進這道摺子是希望朝廷能夠為荊州死難旗人搞一次集體祭祀儀式,並令民間訪查有無倖存之人,若有,當給予救濟之類。
畢竟,旗人於大清開國有功。
鄭大進是傳統官員出身,一非共進會員,二非互助會員,出於地方官職責所在上這道摺子並沒有什麼問題。
畢竟,這位撫臺大人壓根不知道他現在所認的皇帝才是大清最大的反賊,也是滿蒙八旗最大的劊子手。
栓柱將摺子內容跟百家姓還沒認全的保柱說了下,後者頓時氣憤道:“這個鄭大進狗拿耗子多管閒事,旗人的事關他屁事。”
栓柱上下打量他一眼,認真說道:“你也是旗人。”
“我才不是,我是索倫!”
保柱糾正栓柱的說法,旗人是旗人,索倫是索倫,兩者不可混為一談。
栓柱卻非硬和他槓,說索倫就是旗人。
結果兩柱之間爆發了激烈的爭論。
賈六看的直搖頭,懶得理會,只在那白紙上又寫下幾行字:“尚望我父老釋此疑團,處以鎮定,坐看我部指日破城。破城之日,誓當掃盡腥穢,與我父老共登雷峰塔痛飲一觴,以洩我黃帝子孫百餘年之積憤,我父老其拭目俟之。”
寫完,放下筆,慢悠悠的喝茶。
栓柱不吵了,拿起少爺寫的看了看,不由一臉疑惑:“這是?”
“這是浙江巡撫王亶望私下命人傳檄,回頭你派些人到浙江幫著發一發。”
賈六隨口說了句,然後輕呸一聲,吐出兩片茶葉。
都當皇帝了,喝的還是大高沫子,有點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