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兩不是公款,真是賈六個人存款,也可以說是賈六祖上的遺產。
是景陵聖祖康熙三爹爹留下的。
雖然不是一個支系,理論上只要康熙三爹爹絕後,那他老人家的遺產當然由其他侄子後人繼承。
中國有句老話,侄兒門前站,就沒有絕戶之說嘛。
站十個女婿都沒用,還就得侄兒。
鏡頭轉到辦公室。
大是大非面前,睿親王不喜歡假公濟私。
挪用公款和動用個人存款,性質是截然不同的。
給老鄭十萬兩,原則上也不是收買這位年近七旬的巡撫大人,因為這位還真是個好官,清官。
官場風評和百姓輿論都是極好滴,是賈六出仕以來難得碰上的好官。
所以,就是單純的慰問。
希望鄭大人有了這筆錢後,可以更好的為大清效命,為百姓服務。
沒其它意思。
老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當官的也是一樣。
湖北財政收入基本為零,這十萬兩對於囊中羞澀的巡撫大人而言,還真是雪中送炭。
巡撫大人拿這筆錢去基層慰問也好,拿去發公務員工資也好,或者是用於其它災後民生建設,找技師捏腳也好,都由巡撫大人自個做主。
睿親王不會去查人家的賬。
這就是和碩親王的度量和胸懷。
就是巡撫大人在這筆鉅款面前明顯有點驚愕,繼而推辭不收。
這惹得睿親王有些不高興:“老鄭,你是不是看不起本王?也跟其他人一樣認為本王嘴上沒毛,辦事不牢?亦或是個沒本事的紈絝子弟?”
這話有點重,搞得老鄭趕緊表態:“王爺,下官不是這個意思...”
“那是什麼意思?本王都說了這十萬兩是本王個人贊助你湖北巡撫衙門的,又不是給你老鄭的,你這般推脫,難不成以為本王給你錢有什麼目的?是想和你這個湖北巡撫拉幫結派,揹著朝廷另立山頭,結黨營私嗎?”
睿親王語氣明顯不開心,長這麼大還沒見過不肯收他錢的。
原則上不肯收他錢的,統統死啦死啦滴。
只是,睿親王有著最低的道德底線。
真正的清官、好官,他還是尊重並予以重用的,任憑誰吹風都沒用。
那位在朝堂上兩次揭他短的都御史王傑,不就幸運的躲過殺身之禍,也避開牢獄之災麼。
咎其根本原因,就是睿親王有著最低的道德底線。
鄭巡撫沒想到睿親王說話這麼直白,一時都不知道怎麼接話。
“收著吧,湖北這兩年賊亂鬧的嚴重,地方殘破,百姓受災,省裡面更是捉襟見肘,你這個巡撫大人當的不容易....這些本王都看在眼裡,心裡也急,只一時半會這賊兵也平不了,只能象徵性的意思一下,你拿這錢好生給百姓辦點實事,就算對得起本王了...”
賈六將厚厚一疊銀票輕輕推在老鄭面前,見他的茶碗裡的茶涼了,忙又起身給對方續上熱的。
坐下之後,輕嘆一聲:“過去說湖廣熟,天下足,未想今天湖廣這般境界。”
頓了頓,再次深情看向老鄭。
沒有說話,但眼神之中帶著極大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