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打自招麼。
“不說話,代表鄭大人沒有冤枉你們!”
賈六神情冷峻,右手食指輕叩桌面,面色也是鐵青,“這次本王率師南征,不願生靈塗炭,不願百姓受這兵災之苦,因此才頂著朝廷壓力力主招撫爾等,並優待爾等,更信守承諾予爾等高官厚祿,讓爾等光宗耀祖,可爾等就是這麼回報本王的?”
臺下依舊一片沉默。
“朝廷接連發文要本王給個交待,這個交待本王怎麼給!你們都是本王招撫的人,在有些人眼裡就是本王的人,如今你們不成器,既禍害了百姓,又連累了本王,是不是你們也要給本王一個交待!”
“你們不給本王交待,是不是要本王向皇上負荊請罪,說本王瞎了眼才把你們這幫人招安!是不是要本王跟朝廷說本王優待你們是錯的,不該給你們機會,而是要將你們斬草除根!”
賈六一連兩個質問,臺下依舊一片寂靜。
肯定不能冷場。
於是,賈六視線落在第一個歸降的王大紀身上:“王總兵,你是最早歸順本王的,不如你來說說本王要如何跟朝廷解釋你們這些人的所做所為。”
王大紀沒想睿親王點自個名,愣愣站起實是不知道說什麼,最後一咬牙:“末將什麼也不懂,悉聽王爺處置!”
“全憑本王處置?”
賈六冷哼一聲,“那本王問你,那個宋興和你什麼關係?”
“宋興?”
王大紀怔住,不知是否如實回答宋興是他結義兄弟。
正猶豫著,睿親王開口了。
“你不說本王也知道,那個宋興過去跟你在一個礦上幹過,你們焚香結社,叫什麼十三太保是不是?你王大紀是大太保,那個宋興是七太保,你們十三太保當中有六個太保降了本王,還有七個太保在為賊軍賣命,是還是不是!”
賈六面無表情。
事實上除了十三太保外,這幫賊兵還有四大金剛、五虎上將、六小鬼、北斗七星、八虎騎、龍九子...等雜七雜八的外號,更有四大天王,八彪騎、十六天將等亂七八糟的綽號,一個賽一個,跟明末農民起義軍各大當家似的,當真是天王多如狗,龍虎滿地走。
好似不弄這些個聽起來很牛逼的外號,這幫賊兵賊將就不敢造大清反似的。
造反起外號,就跟造反不用真名差不多,這個賈六可以理解。
但是這麼沒文化的外號,就顯得十分可笑了。
哪像他睿親王外號“鬼子六”這麼有水準。
一見睿親王連他們結義兄弟的十三太保都知道,王大紀哪還敢瞞,當下老實承認宋興是他的結義兄弟,但解釋道:“王爺,那都是外人胡亂編排的,末將自始至終也不曾將這十三太保當一回事,都是閒人肆意編排...”
正說著,卻被睿親王打斷。
“過去的事本王不計較,也不想知道...既然宋興是你結義兄弟,此人又幹犯王法,漁肉百姓,殘害百姓性命,這次又不敢來見本王,分明就是不願真心歸順,如此,本王也不能由著這等敗類壞了我大清官軍的名聲,壞了朝廷的綱紀!”
說到這,賈六直接一揮手,對王大紀道:“宋興你去搞定,本王對朝廷、對百姓要負責,你們也要對本王負責!...搞不定宋興,你王大紀這個記名總兵就不要做了,本王給你路費回家種田好了。”
“王爺,”
王大紀心中驚駭,可面顯遲疑,因為他們十三太保當初焚香結義時可是發過誓,不能同生但願同死的。
這要是他帶兵去解決宋興,叫其他兄弟怎麼看。
在外人看來也是沒義氣的啊。
為了富貴殺害兄弟,叫他王大紀以後怎麼在道上混。
正猶豫時,睿親王卻有些不耐煩道:“你要下不了手,本王派其他人去做,你收拾收拾回鄉好了,念在你首義之功,本王可賜你良田百畝,往後做個富家翁即是。”
語氣不容質疑。
聞言,王大紀不禁一凜,把心一橫,咬牙道:“王爺放心,末將馬上帶人去房縣將宋興腦袋摘下!”
“拿來再與本王說話。”
賈六視線落在其他降將臉上,緩緩起身:“你們能來開會,本王很高興,說明你們是真心願意歸順本王的,但本王今天也要把話跟你們講開,爾等不披大清這身官服,本王什麼話也不講,但爾等既然披了大清的官服,就得知道朝廷的法紀!”
稍頓,
“之前的事,本王念在爾等初降本性未改可以予以寬恕,但今後誰再敢縱兵劫掠,勒索百姓,本王不僅要摘他頂戴,更要滅他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