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賈六的選擇不多。
要麼自食其言收回自己誇下的海口,繼續跟財政伸手,以各種名目要錢,沒錢到賬這工他就堅決不開。
反正軍權在他手中,他真徹底擺爛,老富和色大爺還能再立個大將軍王出來不成。
要麼就是自掏腰包墊付專案工程款,讓進場的各大工程隊先幹起來。
目前來看,這個工程款一旦墊進去,基本上就沒有回收的可能。
自古兵災勝似天災。
湖廣之地經興漢軍這麼一鬧,沒個十年八年元氣都恢復不了。
賈六為何一心要和平解決事端,就是深知百姓無法承受兵災之苦。
儘管興漢軍竄入湖廣以來總體不曾對民間造成太大破壞,可因兵亂而死的百姓也多達數十萬人,損失的財產更是不計其數。
這些客觀事實不以人的意志而改變。
不是你顧師道一句話能約束的,也不是賈六一句話能改變的。
不和平解決,一昧使用武力,賈六相信以他多年部署縱是不能短期剿滅興漢軍,但半年時間也足夠恢復地方秩序了。
但那樣一來,代價就是至少百萬軍民的損失,以及赤地數百里的下場。
直接經濟損失可能高達千億不止。
因為打急了,誰還管軍紀,誰還管擾民,誰還管百姓死活,誰還管城市有沒有將來。
自個命要緊。
投過來的降兵現在的種種不堪事蹟,已經說明這個事實。
清軍本身也好不到哪裡去。
要不是賈六壓著,他二表哥烏爾希巴蘭都要大規模屠城了。
這次出征湖廣,賈六不以自己名利得失為評判標準,而是以百姓存亡為恢復大計。
他區別於這個時代的最大不同,就在於他心裡始終放著百姓,所做的一切都是站在百姓角度考慮,而不是站在自己角度。
要自私的話,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生命換取自己皇袍加身,賈六也就說幹就幹的事。
反正大清現在有三億多人口,死個上千萬不過零頭而矣。
兩世為人以來,賈六害過很多人,唯獨沒禍害過百姓!
甭管到哪,都是一口標準普通話:“老鄉!”
隨身也總是帶著一把糖果。
有鑑於此,政治解決天然優於軍事解決。
可政治解決的前提是鈔票。
賈六沒這麼大筆款子。
他真能一次性拿出上千萬兩鈔票,說明他早就羽翼豐滿,工業化、海貿取得實質突破了,何至於東一榔頭西一棍子的忙活。
老紀和李會計不吭聲的原因在於,他們都認為王爺可能選擇躺平。
就是朝廷不給錢,這仗他就不打了。
果然,王爺在沉思半響後,慢吞吞說道:“出征之前,本王就和相關工作人員制定了一個湖廣會戰的軍事方案,該方案提出三個階段就是平叛要分三步走,現在看來,第一步的目標不僅已經達成,甚至還超額完成,所以.本王覺得就這麼著吧,有什麼等過完年再說。”
言下之意老紀這邊的工作先暫停,什麼時候有錢了什麼時候再繼續。
反正自個已經替大清收復29座縣城了,就這功績,紫光閣內的那些畫像主人的功績,有幾個趕得上他了?
排名前三的傅恆、兆惠、班第,可能還能打一些,下面的基本不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