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六算了算時間應該差不多了,便把千里鏡放下從巨石上跳下,結果剛落地好訊息就傳來了——鍾祥易幟。
“看,這就是本王所說的希望!”
賈六大喜過望,喜的不僅是旗開得勝拿下了鍾祥城,更喜一下收得近萬精兵,從而開啟了通往武昌的勝利之路。
當下傳令滷薄儀仗向鍾祥城進發,並傳令左翼總管大臣、二表哥烏爾希巴蘭率正白旗護軍先行接管鍾祥城。
到得城下就見城門洞開,城上原先飄揚的興漢軍旗清一色換成了大清的龍旗。
王大紀、顧四同等興漢軍降將齊齊出城,跪迎大清撫遠大將軍、和碩睿親王駕到。
這幫人降的比較乾脆,早就把本來已經留下的長髮剃掉,清一色光禿禿腦袋,後面吊著一根辮子。
賈六在馬上皺了皺眉頭,並沒有說什麼。
很快,裝在盒子中的賊將丘八首級被呈了過來。
賈六不曾開啟,只問了紀昀關於丘八之死的詳情,繼而嘆息一聲:“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爾後沉吟片刻,吩咐道:“將丘八的首級縫合到屍身上,用上好的黃絹裹身,盛殮起來,在城外找一塊風水較佳之地下葬,另外為丘八立一塊墓碑。”
聽了這話,跪著的一眾降將都有些不安,不知睿親王這是何意。
賈六卻沒再說什麼,示意左右隨他進城。
剛到城門,二表哥烏爾希巴蘭過來說城中不少百姓都割了辮子,按大清律割辮形同造反,因此詢問表弟是否按律處置城中百姓。
“不可屠城!”
紀昀聞言一驚,因為這樣的話鍾祥城中的百姓恐怕十不存一了。
“無辮為難民,有辮為良民,皆是大清子民,不可胡亂殺害。”
賈六自是不會同意二表哥大開殺戒,一來百姓何辜之有要受刀劍加脖之苦;二來鍾祥屠城勢必會讓其它城池負隅頑抗,不利收復。
烏爾希巴蘭卻想屠城以刺激八旗綠營將士積極進取,畢竟國初大清能得這漢人江山,靠的就是縱兵屠城,從而使得歸降的明軍不僅士氣高昂,忠心也愈發穩固。
現在雖然成功收復鍾祥城,但靠的不是實打實的本事,而是靠的策反守軍,于軍心士氣並無顯著提高,因此有必要於鍾祥屠城,起碼能讓那些歸順賊軍的城池不敢閉門拒守。
賈六依舊不同意二表哥的建議,還好內大臣鈕倫保和趕來的湖北安撫鄭大進也堅絕不同意屠城,烏爾希巴蘭見自己的提議得不到支援,也就訕訕不提。
入城之後,賈六來到知州衙門,問王大紀等人丘八是否是在這裡被殺,得到肯定的答覆後,臉色有些陰沉,怔怔看著地上尚未完全拖乾淨的血跡。
就在眾降將忐忑不安時,耳畔卻聽到大清睿親王爽朗笑聲,繼而一聲令下,一隻只銀箱便被抬了進來。
足足三萬兩現銀。
賈六沒有食言,完全兌現了他的承諾。
授王大紀為記名總兵,顧四同為記名副將,原興漢軍第三軍成建制轉隸湖北綠營,自總兵以下官兵人等皆賞銀五兩,豬肉三斤。
並頒大將軍王令通諭四方,今後凡主動來降者,官兵皆有封賞;凡戰而不敵而降者,不納。
並要各地廣貼張榜,安撫賊軍控制區內的百姓士紳,言大清兵到秋毫無犯,絕不因有辮無辮治百姓之罪。
又讓王大紀等降將動員軍中部屬給相熟的親朋近鄰寫信,要他們主動來歸,即便不歸也當主動散去歸鄉。
朝廷絕不秋後算賬。
如此大規模政治攻勢面前,各地果有大量興漢軍將士來投,一時多達十數州縣集體易幟,喜迎大清天兵,瞬間動搖了興漢軍於湖北的統治基礎。
前番投降興漢軍的湖廣總督陳輝祖聽聞睿親王舉措後,不禁失聲對左右隨員道:“不殺睿親王,我等恐無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