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林曉便開始了對整個計劃的準備。
當然,計劃書不需要多麼繁雜,畢竟是寫給上面的人看的,只要陳明這項計劃的重要性以及成功的可能性就對了。
而對於前者來說,可控核聚變的重要性,大概林曉不用說太多,上面的人也會清楚,畢竟,華國作為世界上唯二還在大力投入核聚變研究的國家,大概這方面的內參或者報告什麼的,基本上每年都會出現在上面人的辦公桌上,所以林曉在這一點上沒有寫太多,只是寫了一個詞語:崛起。
【崛起】和【發展】,兩者在實際的表現上基本上是相同的,都主要在於綜合實力的變強,不過,實際上兩者是不同的,在國際政治學當中,崛起代表著相對實力的變強,而發展指的是絕對實力的變強。
而顯然,在人類社會中,“相對”,才是最關鍵的,就像是古代和現代的不同科技水平下,古人和現代人的幸福感卻也是可以相同的,便是因為“相對”的所在。
而崛起,便意味著華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相對實力比較,將變得更加優勢。
當然,就現在來說,還有哪些國家能夠和華國的綜合實力來進行比較的話,大概是沒有多少的,所以現在需要華國去“崛起”的物件,也將受限於某一塊簡單的地理範圍之內。
而林曉所寫的這個崛起,也便是基於這個意思。
至於可控核聚變有沒有這個能力來實現崛起呢……呃,大概這個問題就不用糾結太多了。
而除了這一點之外,林曉還需要寫的成功性上,雖然他想寫個百分百,畢竟有他一千多的真理點在背後打底,如果不是百分百的話,那也只可能是百分之九十九了。
就當前來說,可控核聚變的託卡馬克裝置的最大技術難點,就是材料上的問題了,只要材料問題能夠解決,其他的問題在林曉看來,都是完全可以克服的,比如等離子流難以控制的問題。
而就現在來說,因為擁有了常溫超導體帶來的更強磁場,將會使得控制等離子體流變得簡單起來,此外,就是一些結構上的問題了,而這些問題對林曉來說,真要解決起來的話,大概是不會比霍奇猜想、楊米爾斯規範場的存在性及質量間隙問題難吧?
對於這個問題嘛,林曉聳了聳肩,沒有多做考慮。
“嗯,那成功率就寫個百分之九十……唔,還是百分之八十五好了,看起來總歸是謙虛一點。”
當然,在此之前,也不能忘記了東方超環那邊的等離子所,當初正是等離子體所的李剛院士邀請林曉去等離子體所做客,才讓林曉正式開始朝著這方面發力的。
所以不管怎麼說,林曉也得先和李剛交流一下。
這樣一來,李剛好歹也是國核心聚變領域的主要領軍人,屆時肯定也會給林曉帶來一定的幫助。
於是將計劃書放到了一邊後,他便給李剛打去了電話。
很快,電話通了,那邊也響起了聲音:“林院士,好久不見了,怎麼有空給我打電話了啊。”
“哦,李院士,是這樣的,我打算跟上面申請咱們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立項了,到時候順便把經費也給申請下來。”林曉笑呵呵地說道。
“哦,原來你要申請核聚變立項……”話剛說到一半,李剛勐然就反應了過來,到嘴邊的話被強行停住了,甚至還被口水給嗆的“咳咳”了起來。
“咳咳咳……等……咳咳……等等。”咳嗽了好半晌後,李剛的嗓子總算通暢了,然後就難以置信的說道:“林院士,你說啥?反應堆?立項?你不是在騙我吧?”
剛才林曉說出那句話的時候,那種平澹的運氣,簡直讓他以為林曉只是在說一件十分日常的小事情而已,結果聽聽?
這說的是人話嗎?
他們還在尋思著怎麼把等離子體所的東方超環給弄得更持久一些,比如在1.6億度之下多燒個一分鐘什麼的,結果林曉現在就說要跟上面申請反應堆的立項還有經費了?
林曉說的這個立項和他們東方超環的立項可是不同的,他們的立項只是“超導託卡馬克裝置”立項而已,而林曉說的這個立項,可是“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立項!
後者是要直接開始用來發電的!
就像前段時間的第四代核電站立項一樣,立項的目的,就是最後能夠直接用上!
“當然是真的,所以我現在也是想著來和你交流一下的。”
林曉的語氣依然平澹,但在李剛的耳朵中,卻代表了這個年輕天才所擁有的自信。
電話那頭的李剛,目光恍然了片刻後,最後也只有在心中感嘆一聲,不愧是傳說中的林曉啊。
之前,他們這些科學界的人都說,林曉想要研究一個東西,基本上就沒有難得住他的,當時他聽到了這句話後,雖然不覺得林曉就能夠解決他們可控核聚變的難題,不過想到林曉的那些戰績,心中也還是相信了幾分,所以當初才邀請林曉去他們等離子體所做客,並且和他討論一下該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