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問題不大。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電視臺都認可《藍貓淘氣三千問》的科普性質,那顧淼也沒必要在這上面跟他們犟嘴。
雖然科普動畫,普遍售價比商業動畫便宜,但這畢竟是第一季,顧淼也沒打算靠第一季掙錢。
優先擴大知名度!
等藍貓系列的知名度上去了,不光是播放權能漲價,“藍貓”這個IP就能讓萬寶賺得盆滿缽滿。
顧淼可沒忘記……
在喜羊羊和熊出沒還未證道前,藍貓就是IP衍生的王,那時候小孩背的書包上,基本都印有“藍貓”的圖案。
喜羊羊是後來的事了。
零八年之前,藍貓這個IP的影響力就是比喜羊羊更廣泛,認識的人也更多。
唯一可惜的地方是,那時候大家兜裡都沒什麼錢,小孩的零花錢也不像現在的小孩這麼富裕。
甚至根本沒有零花錢……
所以那時候,藍貓這個IP火歸火,周邊衍生品也有很多,但更多是衣服鞋子、書包文具盒這種周邊。
玩具玩偶這種還是挺少的。
沒辦法!
這就跟美影廠遭遇一樣。
動畫最紅的時候,沒趕上物質生活最富裕的時代,大家兜裡都沒幾個錢,想支援也沒戲。
換個角度想。
假如熊出沒和喜羊羊提前10年、20年誕生併火遍全國,怕是也很難堅持做下去,畢竟那時候,IP價值還無法得到最大化體現。
所以說,藍貓系列堅持做了這麼多年,從世紀之初的巔峰到後來《藍貓龍騎團》的涅磐重生,真的很不容易。
當時也不是沒有跟藍貓一樣火的動畫,但它們都涼了。
只有藍貓系列活了下來,並藉助龍騎團系列活得很好……
“龍騎團是一部好作品!”
顧淼暗自想道。
不得不佩服當初藍貓系列導演的眼光,利用孩子們對恐龍的天然好奇心,讓藍貓系列得以新生。
如果不是對《藍貓淘氣三千問》抱有特殊的情懷加成,說實話,龍騎團系列才是顧淼最好的選擇。
不過情懷也是一種力量。
三千問從故事精彩程度上,可能略遜於龍騎團,但這畢竟是顧淼的童年回憶。
他會竭盡全力做好這部動畫,讓三千問在這個平行世界煥發新生,同樣成為一代人的童年回憶。
……
三千問的第一季,也就是常說的開篇之作,乃是《幽默舞臺》系列。
這一季,每集都是一個獨立的小故事。
這些故事大都發生在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中,動畫透過這些小故事,向小朋友傳達天文地理、人生哲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識。
動畫版兒童百科全書!
在動畫裡登場的主要角色,除了藍貓和淘氣這對“貓鼠”搭檔外,還有菲菲、肥仔和咖哩等動物擬人角色。
這其中,菲菲比較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