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倒是有點希望,不說徹底做完,起碼能跟顧總交差,證明他們沒有摸魚划水了。
“沒事,慢慢來。”
顧淼也知道,這種事催不得。馬奎慢慢做就行了,區區一年又不是等不起。
再說了。
他這進度已經算是比較快了,相比之下,小林製作的那款玄幻大世界3A遊戲,進度那才叫一個緩慢。
這都過去快一年了,這款遊戲才剛做出幾個素材,其餘部分動都沒動……
“媽耶!這一年就做了這點東西,那要徹底做完,不得五六年起步?”馬奎吃驚道。
一年就做了幾個角色素材和故事背景,3A遊戲開發都是這麼緩慢的嗎?
“差不多吧!”
顧淼倒也沒否認。
據他所知,國內外知名3A遊戲開發,普遍都是這種進度。一兩年就出成果,你當你是誰啊?
3A大作,普遍開發週期都在五年左右,有一部分甚至接近十年。
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週期。
當初小林給顧淼承諾的三年,估計最多搞出一個試玩Demo。
至於正式版,那最少還需要四年,最少最少也得三年起步……
大概這也是國產3A沒人願意做的原因。
投資回報週期太長了。
那麼多錢,投進別的遊戲,早特麼翻幾倍了。如果是做氪金手遊,幾十倍都賺到了。
結果拿去做3A,好幾年沒有迴音就算了,萬一發售後遭到市場冷遇,掙不到錢還得虧不少。
當然!
3A虧本的案例很少見,玩家對這一類遊戲的支援度還是蠻高的,一般情況下都是賺錢,區別只是賺多賺少而已。
只不過,3A賺錢的效率太低了。
投資數千萬乃至上億美元,幾十上百號人,歷時五六年才能搞出一部3A大作,假設1份遊戲賣60美元,最少要賣出500萬份才能不虧本。
龜龜!
我要有這錢,拿去投資別的行業,早特麼賺麻了!
這是顧淼最真實的想法,也是他一開始並不贊成萬寶遊戲製作3A大作的主要原因。
若不是萬寶遊戲給萬寶動畫提供了一個《機動戰士高達》專案,顧淼也不會答應小林的要求,批准他們製作3A大作。
還好,還好!
有《機動戰士高達》這個專案兜底,萬寶遊戲開發的3A大作,哪怕撲街了也沒關係。
多賣幾個高達模型,什麼成本都能收回來,並且大賺一筆!
從這個角度來說……
顧淼批准萬寶遊戲的3A專案,從一開始就不後悔,畢竟《機動戰士高達》都拿到手了。
光這一個IP,頂十款3A遊戲不過分吧?說難聽點,高達這個IP的價值,遠遠超過了一款3A遊戲所能帶來的收益。
有高達在,萬寶遊戲可以高枕無憂的搞3A。
別說四五年,四五十年估計都行,反正有顧總和高達兜底,怕個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