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理……
這還是挺難的。
去年的江川“十大”民企,注意是民企,不算國企,入選門檻就已經突破了80億營收。
捏麻麻的,咋這麼離譜?
顧淼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被騙了,江川真的有這麼多超級大企業嗎?
“不用懷疑,這是真的。”
江可可作為地道江川人,對這些企業還算比較瞭解,科普道:“江川大部分企業都沒有上市,而且不經常露臉,所以你不太瞭解而已。”
“那我們呢?”
顧淼眨了眨眼問道:“我們我們今年的營收,應該超過80億了吧?”
“超過了!”
“按去年的排名,我們已經是第九名了。但追求這個沒意義,咱們利潤率並不算很高。”
江可可搖了搖頭道:“IP授權業務的利潤,佔了集團總利潤的一半。反倒是營收大頭玩具模型業務,利潤率比大部分同行都低。”
“為什麼?”
顧淼十分不解。
按常理來說,玩具產品的“附加值”很高,利潤率應該不低才對。
比如說那些手辦對吧?
一個小人能有多少成本,結果售價普遍三位數起步,貴的甚至是四位數起步。
生產這種玩意,結果利潤率上不去?這不是鬧呢?
“因為有運營成本。”
江可可無奈道:“電商旗艦店沒做起來,咱們的玩具模型產品,更多是以線下直營店、渠道門店銷售為主。”
直營店、渠道門店,這些會擠佔大部分利潤空間。
除非是搞電商旗艦店,不需要實體店鋪,廠商直接面對消費者,省去各種中間環節。這樣搞,同樣的售價利潤起碼高了一半。
“這樣啊……”
顧淼倒是沒怎麼關注這方面,只是之前聽老何說過,萬寶玩具在各大電商平臺的旗艦店,銷售額都不算特別高。
主力還是線下代理渠道。
這也是一直以來,玩具產業的弊端所在,太過於依賴“渠道代理”了。
國內還好一些。
如果是國外,那真的就是“渠道為王,代理稱皇”。沒有渠道代理,在海外人生地不熟的地界,你能賣出玩具才有鬼了。
這一點,必須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