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設簡易臺子,一青衫說書先生,正唾沫橫飛,抑揚頓挫。
四周圍滿聽客,行商走卒,江湖漢子,聽得津津有味。
徐鋒凝神細聽。
說書先生嗓音洪亮,摹仿人物,惟妙惟肖。
此刻正講江湖舊聞——“吳素白衣縞素入西蜀”。
“……話說那北涼王妃吳素,風華絕代,劍術更是冠絕一時!為尋劍道真諦,或為了卻江湖恩怨,孤身入西蜀……”
說書人口若懸河,吳素入蜀,跌宕起伏,驚心動魄。
劍斬惡蛟,力挫峒主,論劍蜀中劍閣,七日不絕。
堂下聽眾,時而驚呼,時而扼腕。
徐鋒靜靜聽著,眉頭微蹙,不易察覺。
說書人口中故事,大體脈絡,與徐驍、徐鳳年零星提及,以及自身推測,並無大異。
細究之下,關鍵情節、人物動機,卻顯古怪,甚至…刻意。
吳素入蜀緣由,說書人含糊其辭,求劍道,了私怨,乃至情感糾葛。
與徐驍所言“為北涼尋覓破局之法”,大相徑庭。
吳素蜀中對手,說書人著重渲染邪魔外道,塑其女俠形象。
廟堂高層阻力,語焉不詳,輕輕帶過。
劍招、困境、對話,皆透著精心編排之味。
非講述真實過往,而似引導聽眾,接受某種特定“真相”。
徐鋒心中冷笑。
說書人,或市井流言聽多,添油加醋;或背後有人指使,驛站散播似是而非之言。
目的為何?
混淆視聽?掩蓋真相?亦或…為將至風波,提前造勢?
他不動聲色,疑點一一記在心底。
吳素之死,北涼上空疑雲,亦是此行太安,探尋關鍵。
任何相關線索,哪怕市井流言,皆值得留意。
堂下說書續,人群情緒高漲。
徐鋒卻已收回心神。
與其聽真假難辨故事,不如先確認自身環境安全。
他起身坐起,動作輕緩,維持病弱姿態。
目光隨意掃過房間角落——桌椅、窗欞、屏風、牆角磚縫。
以如今對氣息之敏銳,若有窺視機關,難遁其形。
一番探查,並無異常。
徐鋒未放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