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老皇帝病重之後,就沒再上過早朝。
可今兒卻突然宣佈要早朝。
京中四品以上的官員都得參加,其中就包括蕭倦。
他天剛亮就離開郡王府,騎馬前往皇宮。
待到早朝開始,老皇帝被人攙扶著走出來,緩緩地坐到龍椅之上。
太子率文武百官跪地磕頭。
僅僅只是從大門口走到龍椅的這麼十幾步距離,就讓老皇帝累得氣喘吁吁。
他坐著歇了好一會兒,氣息方才平復了些。
“朕今日召諸位愛卿進宮,是有要事相商,昨晚朕收到了來自遼東郡的八百里加急戰報。”
韋懷恩將那封加急戰報展開,將裡面的內容念給眾人聽。
內容很短,大致內容就是辰國大軍壓境,意欲入侵遼東郡,襄臺縣主率領東征軍迎戰,但因糧草被焚燬,三十萬東征軍陷入危機,請求朝速速廷派糧支援。
至於為何會糧草被焚燬?
只因當年襄臺縣主聯合敏王迫使當地豪強歸還土地,嚴重損害了當地豪強們的利益,這些人懷恨在心,聯手阻截糧草,再加上辰國細作從中作梗,導致糧草被焚燬。
老皇帝問眾人,此事該做合解?
大臣們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出謀劃策。
撇開細節不談,派糧支援是肯定的。
那可是三十萬將士,真要是全被餓死了,對朝廷來說無異於是巨大損失。
更何況戰事當前,如果棄東征軍不顧,放任辰國大軍長驅直入,將來危害得可就是整個大雁。
不管是皇帝太子亦或是文武百官,都不願看到那樣的局面。
但具體該送多少糧食?又該由誰去送糧食?
這些都得細細斟酌。
老皇帝安靜聽了會兒,忽然開口問道。
“太子,你為何不說話?”
被點名的沈琢站出來,恭敬地道。
“兒臣心中有一個合適的人選,此人與襄臺縣主和敏王交好,又曾去過遼東郡,對遼東郡內的情況頗為熟悉,有他帶隊派送糧草最為合適。”
沈琢雖未點名道姓,但在場眾人都已經明白他說的是誰,紛紛將目光投向琅郡王。
老皇帝:“你說的可是蕭倦?他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